有些时候,春秋时期的国君甚至要犒赏敌军将士。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中,晋军大将郤至就相当遵守战场礼仪。
他在战场上遇到楚共王的车驾时下车行礼,然后再上车接着打。这一举动深得楚共王赏识,战后楚共王还派人犒赏郤至一把弓箭,以示对他的赏识。
除了战前、战后的礼仪外,春秋时期还有一种礼仪叫做“犒师礼”。所谓的“犒师礼”就是用酒肉财物来犒赏军队。
在当时,诸侯们不仅可以犒赏自己人,甚至还可以犒赏敌军。公元前537年,吴楚鹊岸之战中,吴国就是借助“犒师礼”制退楚军的。
当时楚王已经带着军队驻扎在了安庆治州一带,本来想趁吴国不备大举进攻。但在进攻前夕却遇到了前来犒赏楚军士兵的吴国大臣。
绝缨之宴的到来无疑昭示着楚军偷袭的打算已经暴露。一番考量之后,楚军只好退兵。
无独有偶,郑国商人弦高也行过一次“犒师礼”。秦国正暗中行军,想要偷袭郑国,但在行军途中他们的踪迹却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了。
小主,
为保郑国无虞,弦高冒充郑国的使者,以4张皮革和12头牛犒劳秦军。秦军见此,以为郑国知道了他们偷袭的计划,只能选择退兵。郑国也由此免去了一场战乱。
【一口气看懂战国时期的历史#历史#小知识#战国】
战国是一个靠武力说话的时代,自公元前476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为止,短短255年间爆发了230场战争,死在战争中的人数高达200多万,其中有一半的人死在秦国手里,尤其是死在秦将白起的刀下。
在魏国、韩国、赵国胡服骑射等六国精锐的攻势下,秦国究竟是如何一打六完胜的?今天咱们就从七国争霸的角度看看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
公元前476年,东周第15位君主周元王继位,春秋结束,战国拉开了序幕。此时,由于兼并战争,春秋时期的上百个小国已经所剩无几,有话语权的只剩下齐、楚、燕、晋、秦5个大战国。
晋国在战国初年经历了一件大事。国内的韩、赵、魏、智四家大夫架空了晋国君主晋哀公,掌握了国家大权。
公元前453年,在晋阳之战中,韩、赵、魏三家联手扳倒了智伯,还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自此,晋国名存实亡,韩、赵、魏三国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他们虽没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国,但却有了诸侯国之实。
公元前434年,晋哀公离世,韩、赵、魏三家大夫彻底没了顾忌。他们瓜分了晋国剩余的土地,只给继任国君晋幽公留下了绛与曲沃两地。
公元前422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实力,魏国决定任用李悝变法。在李悝的主持下,魏国一边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一边废除了贵族世袭为官的政策,改为根据能力选拔官员。此外,李悝还提出对士兵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编排队伍,这就是魏国武卒制度的前身。
经过李悝的变法改革,魏国的实力大幅提升,这也给了军事家吴起发挥的空间。公元前409年,吴起奉命攻打秦国,他率兵攻下了秦国河西之地。
次年,他又奉命伐秦,一举攻下函谷关,逼得秦国只能在洛水东岸修筑长城,抵御魏军。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终于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有野心想当国君的不止有韩、赵、魏三家诸侯,还有齐国的国相田和。公元前391年,早已架空国君、掌握大权的田和将齐国国君放逐到了海滨,随后自立为君。
5年后,周天子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齐国不太平的时候,秦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对上了站立天花板的魏国。此前,魏国夺走了秦国河西地区,堵住了他们的东西之路,因此秦国决定举全国之力进攻河西,收回失地。
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爆发,没想到这场战争中50万秦军竟被吴起带领的5万魏武卒击败,秦国一时沦为诸侯之间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