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吴王北上与齐、晋两国争夺霸主之位。勾践卧薪尝胆,努力恢复越国的国力。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池,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吴国,吴国兵败。9年后,勾践再度出兵灭吴国,至此春秋时期的故事宣告结束。
【华夏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竟然是这样打仗的#历史#春秋战国#小知识】
春秋时期的战争,无疑是把“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前脚打仗,后脚就要收拾收拾去犒赏敌军士兵;
打仗前要派使者交代出兵理由,被打的一方还要设宴款待使者;敌人受伤了要停止进攻,打赢之后也只能追击50步。今天咱们就一起看看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
中国有个成语叫“师出有名”,这用于形容春秋时期的战争再合适不过了。原因无他,这一时期出兵必须要有合适的理由。
这个理由可以是追捕叛逃的大臣、帮助自己的盟友,但最常见的理由还是“帮助周天子讨伐不臣”。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出兵宋国用的就是这个理由。当时他宣称宋国的君主宋殇公不朝见周天子,而他则是出兵帮助天子讨伐宋国。
光是“师出有名”还不够,当时打仗还得提前预约。主动出兵的一方要派人向被打的一方交代发兵理由、下战书以及商议作战地点。
按理说有人带着战书来宣战,被打一方肯定会怒发冲冠,想把使者拒之门外。
但是春秋时期不一样,收到战书、迎来使者后,被打的一方甚至会设宴款待,听完奏乐赋诗,吃完席还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作战地点。
作战地点的选择也有讲究,不能在百姓居住的地方开战,以免打扰百姓的生活;也不能在饥荒的地方开战,不利于恢复生产。
因此,他们选定的作战地点往往是两国边境的野外地区。
递上战书、选定地点之后,双方就要开战了。《左传》中写道:“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也就是说打仗之前要击鼓告诉对方“我要来打你了”,不声张、悄悄攻其不备就叫做“侵犯别国”,快速突袭就叫做“袭击”。
由此可见,偷袭在当时绝对是“不讲武德”。不仅不能偷袭,还得等对方做好准备、列好阵之后才能开战。
战争中也不能对老人、受伤的士兵和小孩下手。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就当了一回“战场道德标杆”。
当时宋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楚军却刚刚渡河、没有列好阵。此时宋国的大臣就建议宋襄公趁此机会偷袭击败楚军,但宋襄公却怎么都不同意,一定要等楚军列好阵才出击。
除此之外,他还下令不许攻打已经受伤的敌人,也不能对年老的士兵下手。他的这一举动导致了宋军的惨败,更是成了后世的反面教材。
但在当时,宋襄公这些举动是符合战场礼仪的。
春秋时期的诸侯们不仅不能攻击受伤的敌人,追击敌军只能追50步,有时甚至还需要帮助敌人逃跑。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爆发。
战中晋军大败,在追击的过程中,晋军有一辆战车坏掉了。按理说楚军应该把握时机取下晋军的性命,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楚军非但没趁机动手,反而还帮晋军修起了车。
不只是战前、战时,就连战后也要讲究礼仪。
战争结束之后,获胜的一方要举行“封师之礼”,也就是把敌军的尸首收集在一起,封土埋葬。随后,战胜方凯旋而归,国君要在都城犒赏将士,献捷报于宗庙;
而在国外则要举行“凶礼”,国君要哭着迎接军队回城,还要祭奠死亡的将士。此外,战场上俘获的士兵也不能轻易杀害,他们通常会被遣返回国或者留在战胜国做工。
像战国时期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卒的情况,在春秋时期是很难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