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万人大丰收

地亩数有多有少,有的一块地的庄稼不到一个时辰就放倒了。

不过一般干这种活的,都是壮劳力。

至于老人,女人,孩子是在后面跟着,将这些放倒的玉米全部包干净,堆成一堆。

半大小子们负责推着小推车,往外面运。

地头上还有沈知秋,以及魏大人带着衙役们,称量这些苞米的重量。

这时的苞米堆积成了金黄的小山,在空阔的田野里成了一处特别靓丽的风景。

小主,

不过,谁家田地里,几亩地,收获了多少苞米,都要一一记录。

记录好后,就让半大小子们直接给这块地的主人家,运回家去,

因此,如果是看录像带,那此时此刻能看见的是,在百姓们的忙碌下。

数不清的人挥着锄头,苞米杆一片片倒地,接着身后一群群的人,蹲在田间地头剥苞米皮。

随着一个个壮士的少年,用小推车将分散开的,一小堆一小堆的金黄的苞米,运到地头上称量。

还有记录的文书,埋头在桌案上进行记录。

称量完毕,又将合在一起的,一大堆的苞米,由少年们运走。

基本,唐家村田间,今日都在上演这样的画面。

从清晨到晌午,再到天边布满了晚霞。

甚至吃饭,都是村里负责做饭的女人们送过来的。

也没什么别的吃,直接就是苞米饼子裹肉闷子,在配上一碗绿豆汤。

虽然没有这么多碗给其他村的村民弄,但这些村民们来干活的时候,没想过唐家村能管他们饭,所以是带着干粮和水来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官老爷号召的,难道你还能去和官老爷讲理,说:“你让我们干活,就得管饭吃吗?”

所以有备无患,他们就自带了。

虽然干粮用不上了,毕竟有软乎,夹肉的,谁还想吃自己家带的,又硬又凉苞米窝头?

但他们用来带水的竹筒,正好可以用来喝绿豆汤。

用沈太爷和唐九公的话说:“吃喝都不用估计,吃饱喝足喽才有尤气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