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胤禛脸上毫无表情,一欠身说:“二哥,按说这事儿臣弟该避嫌。苏北过水,今夏绝收,几百万人生计无着,八弟若是不账济,闹出民变,损害的是社稷之本,臣弟斗胆举荐个人,随八弟一同去。”
“谁?”
“赵御史的儿子,赵振毅。”
“他?”胤礽沉吟半晌,方冷笑道:“我说四弟,你的手可真长,赵御史你也敢招惹,不怕皇阿玛恼怒?”
“唯公心举贤而已。”胤禛平静地说道,“赵御史是出了名的廉洁敬业、关爱百姓。他的儿子,自然不会任由八弟乱弄赈济款项,且赵御史的口才……皇阿玛都避让三分,八弟行事一定会有分寸的。不过嘛,举荐这人,得二哥你来,弟弟要是发声,只怕朝野都会非议赵御史的立场,届时,赵御史少不得拿弟弟当靶子,来一场比大朝会还声势浩大的弹劾。说实话,皇阿玛都怕的事儿,弟弟更受不住啊!”
“哈哈哈~这倒是。皇阿玛背地里没少蛐蛐赵御史是赵大喷子。行,赵振毅是吧,我来举荐。正好,布尔和的儿子过些时日也满百日了,拿这个当由头,皇阿玛那儿倒是好张嘴的。”
胤礽这些日子在乾清宫批折子,很多事儿看的比以往透彻多了。
相较于他和老大这种天生高高在上、不肯低头看民生之辈,胤禛才是真真正正适合那个位子的,一心为民又豁得出去,敢于破旧例、除弊端、续社稷……
越是看透这些,内心越是寒凉,他和胤褆斗的这些年,当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龙椅上那位一心推着他和胤褆斗,从没有真正交托社稷、天下之心,可笑他和胤褆甘之如饴、视对方为仇敌多年,未曾想过自己才能是否堪当大任,真真是本末倒置!
也正是因为看透了,他才更不甘!
不甘心被摆布,却又不得不任由摆布,可笑又可悲。
让老四离京,也是为了将来……
将来他和胤褆,能有底气问问那位,到底是为什么……
也给大清社稷留个真正的可担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