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余赞听来,简直可笑。
余赞大笑一声,而后说道:“哈哈哈,诸位若是担心的是这个,且听我一言,无需多余的考虑,我们就选第一条。”
“直接废除扶南国国号,将我等手上还可以掌握的疆域,直接分掉。我们这些人,各自占据城池州郡,南面称孤即可。”
见众人不解。
余赞说道:“所谓的成例,所谓的历史,所谓的传承。在我看来,都不过是借口而已,若是日后我扶南国强盛,兵强马壮。而他楚国因为各种原因陷入疲乏困境之中,我们的后人想要出兵北上,为我们复仇,哪里找不到借口。”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且说到底,就算是没有任何的罪名,只要我们军力强盛,对方实力弱小。我们就这般恃强凌弱,一句‘我乃蛮夷’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去遵从所谓的道德规则,国家协议。若是有实力,世间万国,皆是蝼蚁!所谓的规则,不过是强者统治和奴役弱者的工具而已。于人如此,于国亦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余赞说完,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这一番话,是否说通了在座的其他人,他不知道。
但是此时此刻的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诸位,不论大家如何决断,当此之时,余某也就不推辞了,我余家当举义旗,响应楚王,献城自立。若是诸位想要选取其他的道路,以后我们便沙场再见了。”
谁都没有想到,本来只是商议的局面,这余赞却突然翻脸。
从前范金生手下,除了他自己掌握的嫡系军队外,一切后勤武装力量,都在余赞手中。
此外便是地方军阀割据的三大家族和其他中小世家。
现在,三大家族成立了三个新国家,整个扶南国大小起义军不断。如今余赞把扶南国最后的实力归属到了余家势力下,自立为南余国主,扶南国的这些遗老遗少们,自然也就再无起复的可能了。
随着余赞的“归顺”,整个扶南国内,再无抵抗的势力。
陆逊的大军,轻轻松松地占据了扶南国南面各地。在原来扶南国国度,召见了扶南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国主和新王。
根据之前和士颂商议好的方案,仿照南疆都护府的模式,在扶南国这边,新成立了一个南洋都护府。
治下,管理着扶南国分裂之后的六个国家,以及出海之后,大大小小的海岛国度。
至于各国疆域边界,则由陆逊来这位南征大都督来进行划分。
另外。则由日南郡太守士瀚,去兼任南洋都护府大都护,管理南洋诸邦。
划分疆域的事情,陆逊自己也并未全程参与,只是列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
那就是各国疆域之间,必须犬牙交错,各国之险要之地,必须交给他国。
例如吴定统治的南吴国,西面的关隘便在柳家掌控之中,柳家的军队,只要穿过此关隘,便可以一马平川地杀到南吴国核心地域。
而柳国的南面,和南面中小家族成立的南定国之间,就隔着一个简单的丛林,南定国的军队,甚至可以偷偷摸摸的穿过丛林,出现在柳国的国都门口。
至于如何谈判,如何威压这些国家,如何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
这些扯皮拉筋的事,陆逊自然交给了蒋干去办理。
但所有的南疆都护府管辖内的这些国家,必须“感念”“感恩”楚国帮助他们摆脱邪恶的,残暴的扶南国统治。
签订的协议中,明文规定,这些国家未来五十年内,对楚国商人不得收税,所有物价可由南洋都护府来定价。
且这些国家,将会大力发展农业为主,彻底放弃技术的研发,要么种地,要么捕鱼。
同时,原本扶南国的战俘,也会成为这些国家的奴仆,永世劳作。
作为交换,这些国家根据国家疆域大小,人口寡众,出人出力,以被雇佣的的方式,前往楚国效力。
这些人,都会被士颂安排到后勤民夫的苦力劳工队伍里,为楚国打工十年。
当然,他们也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那就是被楚军中的下级军官看中,被征调进入军队,为士颂上战场搏杀。
以战功,获得楚国国民的身份。
不论如何,扶南国的这次“叛乱”,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楚国平息了。
看似十五万大军的叛乱,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被消灭了,扶南国,也就此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