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C仔细观察着他们所在的山洞,门口矗立着大佛,坐落在高台之上,佛像高十余米,庄重而肃穆。进门长廊两侧,依就自然凹凸的崖壁雕凿了大小石像几十尊,有风伯、雷公、电母、雨师等道教人物,又有观音、善财、龙女等佛教人物,更有以反映古代现实生活为题材经艺术加工而成的,诸如养鸡女、吹笛女、戒酒图、牧牛图等一系列民间故事场景。这些塑像隐匿在茂密的藤蔓之间,若隐若现,显得尤为神秘。
“这是什么地方啊?”
遮相人说道:“这里是万佛洞。”
万佛洞是千佛山的一大胜境,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四大石窟的精华于一身,经过精选、浓缩、重构,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 3万尊,再现了中国石窟造像的艺术魅力。
万佛洞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莫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云冈荟萃。四大石窟 500米相连,记载了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变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人一齐仔细观察着此洞,遮相人像导游似的破有耐心地向他们讲述这里的构造。
万佛洞的第一部分为莫高集锦,是以甘肃敦煌县东南部的莫高窟为原形,用清新亮丽的手笔将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细腻逼真的泥彩塑呈现在世人眼前。
甘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其开凿的时间比龙门石窟早 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在我国四大石窟中,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千”不指具体的数字,而是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而得名。迎门壁画仿敦煌第112号窟唐代壁画《西方净土变》中的《乐舞》一部,描绘了一位反弹琵琶、姿态优美、形象生动的舞女,作为敦煌艺术的象征。
这个洞窟里的“七尊像”在莫高窟两千多身彩塑中,被公认为是精品中的精品。它建于盛唐时期,受当时人的审美观的影响,整组作品都留有鲜明的盛唐遗风。
本尊左侧站的是大弟子迦叶,释迦涅磐后由他统率弟子、信徒部众。塑像表现出了迦叶的坚强意志和深思远虑,稍稍下低的头,抬起放在胸前的左手,让人感到他在认真倾听佛祖的说法。嘴角周围有用黑色点画的剃过胡子的痕迹,给人以写实感,更增加了一份写实性。
本尊右侧站的是小弟子阿难,体形丰满,表情沉着,两手在腹前相交,身体呈S状,头微下垂,充分表现出了具有献身精神的阿难形象。阿难知一闻十,释迦涅磐后把佛祖的教义和言语收集成经典。
迦叶和阿难两边站立的是文殊、普贤二菩萨,体形呈“S”弯曲,将唐代美女的婀娜多姿展示到极致,充分体现出“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社会背景。两个力士,脚踏恶鬼、威风凛凛,虽然是土做的塑像,但发达的肌肉,暴涨的筋脉,以及健硕的体形,无处不显示着力量,如同钢铁造就的一般。
敦煌还有南大像,但这里只塑造了头部,为万佛洞一大奇景。整尊头像高近4米,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鼻直口方,大耳垂肩,充分体现了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妙相,故有“摸鼻摸口,可保平安”之说。
仿敦煌佛祖像卧佛是万佛洞内最长的造像,全长28米,造型博大,创意独特,在卧佛身下,分别有喜、怒、哀、漠四种表情的脸谱写真,“漠”是最高境界。师傅临终,众弟子尊听遗嘱,喜、怒、哀三弟子尚未“免俗”,惟有“漠”,已到了“无所求”、“品自高”的境界。四尊头像托起卧佛的身躯,既有负重之用,又有警世之意。
在敦煌莫高窟的作品中,壁画的成就尤为突出,而壁画中又以飞天的造型最为见长。飞天,又叫香音神。据说,如来佛讲经时,它会飘散空中,传播香气,翩翩起舞,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用壁画、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手法,将翱翔于流云之中的飞天呈现在游客眼前,有的持果品,有的持乐器,有的散花雨,潇洒俊秀,令人观止。
万佛洞的第二部分为龙门精华。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的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它于北魏太和年间营建,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有计划开凿长达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 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延伊水两岸星罗棋布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绵延长达一公里。
小主,
万佛洞仿龙门石窟别具匠心,它将龙门石窟造型庞大的佛像缩小,却用粗犷的线条勾勒出雄伟的场面,宏伟的气势,从而展现了大自然无穷的造化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
仿龙门石窟中的万佛洞,原作是为唐高宗、武则天祈福,于唐永隆元年(680)开凿。万佛洞是唐代较为典型的佛教净土宗“西方三圣”造像石窟,因洞内刻满尊小佛而得名。万佛洞石窟有七尊大像,正壁主尊为阿弥陀佛,结跏趺端坐束腰八角莲花座上,面庞丰满圆润,神情静穆祥和,两眉之间深刻一智慧眼,身后雕有圆光和身光,寓意“光芒四射”。他一手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表示正在说法,这种造型称为“说法印”。
阿弥陀佛两侧,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在阿弥陀佛所坐的莲花座下,还雕刻着四个承托宝座的力士,他们赤膊袒胸、肌肉突起、体态勇猛,十分形象。
宾阳中洞是龙门石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也是北魏时期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是宾阳三洞中唯一一个在北魏时期完成的。石窟内有佛祖释迦牟尼和弟子、菩萨造像,其面相清瘦略长,衣纹呈折叠式,规整而稠密,充分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特色。释迦佛座前有两只昂首挺胸、姿态雄健的石狮。胸毛左右分向后披,是北魏雕刻狮子的特征。窟顶做穹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有八个伎乐和两个供养天人。这就是《法华经》中所述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做,雨众天华”的场景。
《龙门二十品》是书法界的珍品,国人甚至把拥有《龙门二十品》视为身份的一种象征。康有为当年在《广艺舟双辑》中就曾赞美其魏碑书法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卢舍那大佛仿自龙门石窟最大造像奉先寺,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是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奉先寺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书·太甲》)而得名,即奉祀祖先的意思。它是唐高宗为唐太宗追福所营造的,开凿于唐咸亨三年(672)四月一日,至上元二年(675)十二月三十日完工,前后费时不过三年九个月,而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窟。为了开凿奉先寺,武则天还曾专门施脂粉钱二万贯助建。宋代时,为了保护寺内的佛像,曾加盖了九间木构屋檐式建筑,所以又有“九间房”的称谓。只是现在屋檐已毁,仅剩崖壁上当年安装梁枋的方洞。
原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高1.9米。佛像面容威仪端庄、神色超然宁静。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振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她的嘴角微微翘起,兼容了男性的庄严和女性的温柔,故享有“中国蒙娜丽莎”的美誉。左右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一铺九身,是佛教石窟造像最完整的组合形式。整个布局,使人感觉像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
此时王小C和王小Q体内都似乎有一股力量与万佛洞契合,隐隐随之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