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除了坚持按照视角学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外,还可辅以其他各种智慧性的训练方法,以加速修行者看清【我】的幻相,加速扫除对【我】的执着。这些方法同样是一种智慧性的视角。
1)参照传统修行训练方法,如四念处、五蕴观等,深入观照和体悟物质性的身体之因缘聚合性、无常性、无我性、变化性、空性,深入观照和体悟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因缘聚合性、无常性、无我性、变化性、空性,包括感受、思想、情绪、情感、心意、记忆、念头、语言、行为等身心活动。
2)结合现代科学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研究结果,按照之前介绍过的量子海观照法,将整个世界和自己的生命从量子微观层面观为不断运动变化的量子能量海,所有一切都是量子排列组合和能量运动变化而呈现出的现象。这些现象瞬息万变,从根本上而言,都是量子的变化,而非我们日常所看到和认为的那样。
3)将自己的心观为一面镜子,将所有的现象观为显现在镜子之中的现象。镜子无形无相,却可以映照一切。一切现象虽然看似真实不虚,但其实一直在不断变化,如梦如幻,了无实质,亦究竟不可得。
方法3),其实是视角学训练的形象化,镜子即是视角,现象即是视界。正在观照的主体,即是一无形无相的、犹如镜子一样映照一切的视角。
以此方法长期训练,既可不断深化对于生命主体性视角的体会——生命主体,即是视角本身,再无其他。视角虽然可以千变万化,但视角的主体性永远不变。视角永远是生命的主体,视角在变化中不变,在不变中呈现各种纷繁复杂的变化。各种变化的视角是视角的功能妙用,而不变的视角之本体,则永远是生命之本体,此本体为生命之主宰,所以亦可称为主体。
当训练者清晰明白地体悟到,心、视角、主体、本体,其实都只是一体之异名时,就诞生了新的视角——生命宇宙本体之视角。
3、E视角和F视角
在这种视角中,整个生命宇宙中的所有一切现象,都如镜显影般显现在本体视角之中,此视角已经涵括了整个生命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因此称之为生命宇宙本体视角,即十二种视角中的E视角。
对生命宇宙本体视角(E视角)的观照与体悟,即是F视角。
其观照和体悟的内容之重点为:
1)E视角之【本体】的特性:有没有实体?有没有实质?有没有形相?有没有边界?有没有生灭?有没有来去?有没有增减?有没有善恶?
2)E视角之【本体】的另一些特性:注意深入观照和体会其本有的【静】【净】【清】【明】之性。静,即宁静、寂静。净,即清净无染。清,即清静、请醒。明,即清明、光明、明白。
3)观照E视角的【超越性】:超越一切现象,超越一切名相,超越一切语言、超越一切概念。超越逻辑,超越思维,超越思想,超越“世界”,超越“视界”,要见到它,只有深入地观照和体悟它。
将这些全部体悟清楚了之后,对于E视角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即是F视角要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