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片混乱

猫踪迷影 黑瞳迷影 2265 字 17天前

大概是十年前,第一次逛宜家,简直惊呆了,像刘姥姥逛大观园般,看什么都稀奇。带我去的一位设计师朋友又在我耳边不断地嘟囔什么极简主义、绿色环保、对大自然负责等等等等。彻底打消了我一张小指接板茶几要上千块的疑虑,并为自己乡巴佬般不上台面的质疑深深自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得当时特喜欢宜家的卧室三件套,决心自己装修房子的时候,一定要选一套搬回去。注意了下价格,基本上一套都要万把块左右,那时可算是不菲了。

此后又去了多次,看得多了,自然少了初见时的惊艳。后来因为工作关系,给几个家具卖场做策划,期间花了几个月时间泡在卖场里面找感觉找资料。顺便也看了看各种不同风格的家具。看得多了,才意识到所谓宜家的极简风不过是众多家具风格的一种,属于北欧风的一个细支。他的极简,不过是北欧地广人稀、资源匮乏、人们性格坦荡静郁的一个外在体现罢了。其实和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并不相合。

即使和其他极简风的品牌比,宜家的家具从设计、选材到做工都算不上出众。至于说绿色,板材、粘合剂、油漆,一个都没少用,即使绿色也有限。

现在想想,当时之所以喜欢的忘乎所以,看似喜欢的是“绿色”、“极简”“环保”,其实潜意识里向往的是它欧洲货的身份。忽悠我的,不是那几个概念,而是自己对高端生活的隐隐向往。

前段时间又去了趟宜家,我注意到一个很好玩的细节,现在一套卧室三件套还是万把块左右,基本没涨。十年间,连牛肉面都从5块涨到10块了,宜家竟然保持原价。

不是宜家不想涨价,只不过是因为消费者在这十年间看得多了,有了比较,自然有了清醒的认识,他所谓“极简、绿色”的噱头唬不住人。而且这几年,随着天朝人钱包渐鼓,横扫香舍丽大街之类的事做多了,那个绯色的欧洲梦自然就淡了。欧洲文化的招牌日渐凋敝,宜家又不能在设计、材质、做工等本质的东西上给人更多,只好从定位和价格上都回归大众了。

无印良品在本国的定位和宜家相似,都是大众品牌。结果到了我们这,套上了“禅意”“质朴”的帽子,竟然成了小资们的最爱。

一把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大板凳也卖1000块,除了他在品牌打造上的确厉害之外,和我们年轻人见识少,喜跟风,迷信大牌,会不会也有一定关系呢?

福喜是个很中国的名字,透着一股讨喜本分的乡村气息,可偏偏是家血统纯正的美资企业的名号。这让我们那些国产“乔丹”“蒙娜丽莎”“伊藤”,情何以堪。

可惜,名字很中国,做事也很中国。结果,被曝光了。自己倒霉不说,还连累了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众老乡,看来坑爹、宰熟的事,不是我大天朝独有。

昨天路过一家肯德基,透过玻璃看,出乎意料,人竟然还不少,不过大多都是些中学生模样的人,或三五围坐聊天,或独自一人捧着手机或平板玩。桌子上,大多只摆着一杯饮料、奶昔什么的。

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放假也经常到肯德基、麦当劳蹭空调,消磨时间,一杯可乐,三五块钱,就能舒舒服服的和朋友坐上半天。

肯德基麦当劳,二十多年前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号称卖的不是快餐,而是美式生活。那时一份套餐三十来块的价格,也实在和快餐搭不上边。要知道当时一碗最高级的虾仁、爆鳝双浇面才五六块钱,星级酒店的自助餐也不过三五十块。很多人都是抱着开洋荤的想法去啃那个鸡腿、汉堡的。那时最常见的场景是,祖父母带着小孩,只点一份套餐,老人眼巴巴的看着孙子吃。小孩吃的津津有味又洋洋得意。

过了五六年,多少见过些世面的国人发现,炸鸡腿、汉堡和我们的红烧肉、肉夹馍一样,不过是老美百姓用来果腹的东西,实在和高大上不沾边。要说代表美式生活,也只代表了美国饮食粗陋、简陋的那一面。

见美式生活的噱头唬不了人,洋快餐们话头一转,宣传点又落在分享快乐上。彼时麦、肯的就餐环境较土快餐还是有不少优势,窗明几净,色彩明快,环境宜人。就凭这,吸引了不少三口之家,和谈恋爱的少男少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