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似乎回到了刚工作时的状态,什么都要摸索,头痛。
现在能做的只能把姿态放低,然后思考,沉淀吧。
有什么建议吗?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把自由当做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总想着化身鲲鹏,高翔九天。总把归属当作束缚,视规矩为樊笼,觉得皈依就是臣服,认为自由就是没有任何牵绊,随心所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如果觉得有人想影响我,无论用心如何,建议是否对我有利,一律很叛逆的拒之门外。自己内心又没一定的主张,于是只好盲目的乱闯。自在倒是自在了,可总是到处碰壁。
然后慢慢明白,自由不是游离于人群之外,完全把自己从社会抽离,人也就没了支撑。物质也好,心灵也罢,没有外界的交流,注定要贫瘠。
孤独是一种很好的养料,只有在孤独中,才能真正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但与人的交流、妥协甚至对抗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磨练才能塑造人,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把生命当做一种历程,才能真正的把得失放下,得失放下了,才能专注于事。自由不是头角峥嵘得拒人于千里之外,自由首先是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立。有了强健的精神,知道何时该融入,何时该抽离,心灵自然自由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能力、机遇、运气不同,在台上的位置也不同。角色自己决定不了,可怎么玩就取决于自己。各有各的精彩,就像在床上,上位不一定比下位更刺激。
身在格子间,心却悠游世外,这才是逍遥游。
策划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即使是广告圈内,也有人觉得,有个好点子,摆弄一下啊,忽悠一下,钱就来了。碰到这样的人,我只好苦笑。从找灵感到磨创意,接着形成条理,然后要找到能接受这个创意的客户,最后执行,体力、脑力、人脉、运气无一不可缺。当年徐根宝冲甲A成功之时,曾当众高呼:“谢天、谢地、谢人!”一个创意的成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现在的客户很明确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消费群在哪里,可苦于不知道该如何吸引消费者;而消费者被忽悠怕了,各种概念看得多了,也都不感兴趣了,很多人看广告,只看打折信息。而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广告公司,机关算尽,似乎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所谓直达心灵的广告,已经很久没见了。
很多商家也舍得在品牌形象上下功夫,可除了把广告设计的更漂亮点,把活动搞得更大一点,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关注过很多大企业把自身形象和诸如慈善、环保联系起来,可似乎除了弄点轰动性的新闻之外,也似乎没什么后续步骤。或许,品牌就是要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吧。
头痛,有谁能报警 茶、消费品、品牌宣传结合起来?告诉我,有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