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她意识到,这些食品在或许能在坊街卖出去,但是绝不会是在田埂上。
她需要准备一些价格低廉又能饱腹的食物。
堂屋的灯还亮着,不过崔薄言已经躺平了。昏黄暗淡的油灯前,只有一道清瘦的影子。
“暂且就这样!”采小兰不仅想明白了明天卖什么,还顺带完成了专为崔薄言准备的“三年秀才五年进士”详细计划。
可怜的崔薄言呼呼大睡,丝毫不清楚地狱般的日子即将来到。
……
若想学的好,必先起得早。
天还蒙蒙亮,采小兰就起来了。做要卖的食物,很多工作都需要提前准备。隔夜的东西,再好吃,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采小兰取出口袋里三分之一的糙米,又捧了七八捧糯米,一起泡在盆里。要想米饭做得好吃,必须要提前泡一泡,既可以增加香味,又能保持湿度。
她又在面口袋里面捞了两大碗面,加水揉成面团。不用醒发,直接切成薄片,下了油锅。
又从咸菜罐里捞出了几大勺小咸菜,切碎放在边上。而另一边,又在清水锅里下了十来个鸡蛋。
“要是家里有茶叶,煮茶叶蛋才好卖呢!”采小兰贪心不足。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她才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蒸米饭。泡好的米全倒入镀银铜锅里。
米饭的含糖量最高,如果蒸得好,米饭会软糯香甜。再加上镀银铜锅的自带的甘甜,所蒸出来米饭肯定香甜可口。
唐朝才引入用甘蔗提炼糖的技术,糖在当时,是炫富才拿出来的东西,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稀罕的东西。人天性嗜甜,越甜的东西越好卖。
为了增加米饭的香气,她还在油锅里挖了一勺油倒在里面。
等她忙到这个时候,崔母也起来了。
“采小娘,你打算做什么?是饭团吗?”崔母见多识广,看儿媳蒸的一锅米饭,就猜到了她要做什么。
“是的!”采小娘点点头,继续忙活烧锅。灶台的空间小,到处漏风,燃烧效率不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你炸的这个是什么饼?”崔母继续往里面看,看到堆在桌上的一大盆金黄冒油的饼子,心里直叹浪费。这得浪费多少油?
“阿姑,您先别好奇,到时候就知道了。现在请您帮个忙,找一块素净的布,剪成巴掌大的小块,要三十个左右!”
崔母没说什么,到屋子里去找布头去了。剪裁好,拿到采小兰跟前,却又被指派了蒸煮布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