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甚独 华发半生 2522 字 22天前

她说完,阿善也点点头,表示附议。

萦芯再看向松谷,松谷道:“松谷读史时,见其上记载蝗灾之言虽寥寥,却多有蝗灾之后‘人相食’的记载。可见蝗灾之烈,尤甚水火地灾。若其余威绵延,倘一味施善而不得益,恐难以持久。使灾民生利,夫人还能收容更多,如此生生不息,才是长久之道。”

“你们说的都对。”萦芯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对提问的长庚也没有不满之色。“我浅谈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五人赶紧正坐细听。

“其实,圣人言我不如你们学的多。”感觉自己早晚要露馅儿,萦芯趁机给他们提前打了个预防针,“圣人以言教化世人千百年,如今哪怕不识字的老农也因此比千百年前的士人在心中多了一份底线。在我看来,这就是圣人可以成圣的最大功绩。

可无论是学了圣人言的人,还是目不识丁只隐约在心中多了善恶之分的人,在面对是否行善的时候,可能大部分都选择了冷眼旁观。为什么呢?”

停了一息组织语言,萦芯继续道:

“盖因这些人以为行善往往不能得到等价的报偿!

就我看来,给一个乞丐一碗粥,他吃了一顿饱,我得了一声谢,我的善大概率就到此为止了。遇不到下一个善人或者契机,这个乞丐也只是晚一天饿死。我的这碗粥自然就白费了。

若我给这个乞丐在自家地里、工坊找一份工,我得了更多的收成,他得了顿顿饱。只要我能让他产生的收成大于他吃下去的,那么我的善就能长久的施行下去。若我不缺这些收成,攒几年把他的收益送给他,世上就又多了一个有本钱自给自足的人。

由此,观测到我的行为,会不会有更多的人看在行善能得到收益的情况下,行更多的善举?这个因我的善意得到生机的人会不会继续行善?或者万一他飞黄腾达了,回来报答我,是不是就如史书上记载的某些美谈一样?”

五个少年本身就是萦芯如此施善的亲历者,听着她的讲述更有体会。

松谷听后,想的更多:“夫人,如果旁人只想得利苛待乞丐呢?或者承善之人给施善之人带回的不是报偿反而是恶果呢?”

“问得好。”萦芯也坐正,“既你说有施善和承善双方,那么这一段行为就是由双方一同构成,双方理应有为自身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和预期。是饿死还是成为农奴,若有的选是这家还是去那家?虽然无情,可实质上好似没有选择的乞丐也是有选择的。哪怕为了活着只能选择苛待下奴的人家苟活,那么积攒体力后,是跑还是反抗也是选择。

小主,

这跟你们一路走到我面前是一样的。与你们同期入学的孩子,谁杏核毕业就回去种地了?谁去杏实学木工了?而你们又是为了什么选择继续苦学?这世道上,一个奴就是学成大儒也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何苦来哉?

你们第一天来的时候我就说过,你们有如今,是我们双方努力的成果,你们该谢我,但是你们也该谢你们自己。至于那个在恶人家中逆来顺受的农奴,他脚下永远有选择,端看他要不要迈出哪一步而已!

无论什么时候,哪怕选择去死也是有选择,以为自己没有选择的人只是没有看清自己和前路而已。这是我个人对松谷第一问的回答,你们明白了么?”

五人胸腹满溢无法名状的情感,齐齐朗声回道:“明白了。”

“至于第二问,也是你们山长一定要你们来我这里,到书院外面看看的原因。人性的复杂,难描难绘。再加上际遇千差万别,更是难以分明。

在我看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对外界作正向的事情,是一种对本身损失最小的投资。这个正向的事情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施善,但实际上却不止施善。

就好像带你们来的范伯,他提前给不能继承大笔家业的二儿子不太多的钱财,让范二郎跟着我,就是一笔正向的投资,我们常叫这种行为为父慈。如果我们的人工湖可以长久安稳的发展下去,范二郎可以得到比遗产更多的收入,范伯将李范两家做了更深捆绑的同时,也为整个范家多开辟一条生路。哪怕这个人工湖赔了,于范伯本人来讲,只损失了很少的本金,还能得到一个慈父的名声。

如果范伯不行父慈的这一项投资,放任更有野心和能力的范二郎在范家无所事事,那么无论是将来范大郎与范二郎为了家业产生争执,或是有外人的手伸向更“无助”的范二郎,亦或是范二郎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最后这一支没落下去,对范伯而言,恐怕都是损失。”

萦芯说着,把一片父亲的慈心全用得失分析时,面色渐渐又显出几分无情的冷肃,令心思敏感的阿善有些难以喘息。

“再比如我对你们不苛刻,希望你们走出学院后有自己的未来,我自认为能力范围之内,对你们的正向投资。无论将来是否有收益回报在我身上,最起码我规避了对你们这样心性坚定的人行恶事得恶果的同时,振兴了我的家业。

人的所有行为,无论正向与否都会有一个结果,种善因得恶果不过是寻常事,我希望你们将来遇到了心中只作如是观即可。但是,我个人的行为准则是,在选择做出某个行为的时候,自身必须有足够应对许多大概率结果的实力。当然,人算不过天,即便最后实力不足,我自认有东山再起的气度。

至于这个问题到底如何做解,我说了我的行为和我的想法,希望你们历经世事后,初心不改的同时还能得到更符合自己人生观的解答。”

长篇大论说完,萦芯看着五人,柔声道:“在你们身上的投资,有我的一份也有你们自己的一份,目前看来都是正向的。至于有什么果,就从这次的蝗灾来看吧。鉴于你们对外界的探索还太少,无法轻易的裁定未来走向,不如先拿这次的事端当个实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