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甚独 华发半生 2522 字 22天前

另外,他还想问问这些绝收的郡是不是可以请陛下沿用半年前的“并州三郡乱事三法并行”之策,把新受灾的灾民们编入徭役,分散到其他三州去就食?

毕竟蝗灾不像地灾、水灾之类,过了就过了。只要气温得宜,一个看不住就要复发!并冀两州今年一年内都甭想再有收成。而冀州许多县的常仓还没被那些手长的官员补全,怕是无法长久赈济!

并州州牧虽然没提减免并州粮税一事,可孙钊很清楚,现如今这个情况下,并州还得再免两三年的税赋才能有所缓解。

然而各地粮税不止是地方上集余赈急、发放官爵俸禄用的,更是各州大营的军粮来处!

去年赈济并州时,已经开始动其他四州的常仓,今年眼看着大吴与其他三国的情势越发紧张。各军如今都知道加紧训练以防他们对吴开战,不加税都是孙钊仁心仁德,如何还能继续开三州常仓赈济灾民呢?

大吴对外号称屯兵百万,实际上也有个小五十万,若只以三州之力供养,肯定要动年年收归国库的那部分粮税!

孙钊真的没有信心能劝服他的父皇,同意开仓……

算是临危受命的新丞相虞惟正值踏上人生巅峰的兴奋期,他倒是踌躇满志,先将三令五申其他三州对蝗灾严防死守,然后又请示陛下可不可将一直分兵于并州的冀州军调回,协助冀州各地除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钊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除蝗只是表面,最重要的是并州如今数轮灾厄洗礼后,自由民很少了,只要安抚好并州本地士族就能维稳。倒是新受灾的冀州人口众多,最好提前布放以免冀州如去年的并州一样糜烂。

而且孙钊想着,冀州各地开仓放粮还能略为支撑一段时间,全无积蓄的并州却必须尽早安抚灾民,于是就带着虞惟去见孙瑾。

孙瑾直接否了。

孙钊还待继续向父皇解释利弊,孙瑾却把两国来使之事告诉了二人。

被太上皇当面承认他退位前组建了个新监察机构,虞惟垂眸半息,明白了老上司的意思:

反正蝗灾还未平复,冀州到底如何,会不会继续蔓延到其他三州还不知道,先对付外敌吧。

八月的烈阳酷烈,孙钊捡着宫道阴影缓缓前行,依旧汗透里衣。行止间,越发被这里外三层的皇权、父权裹缚得寸步难行!

跟在后面的虞惟感受到了陛下掩藏不住的怒火,略为思索后,谈起上午跟新任大司农郑参商议其他三州抢收之事,以期让陛下能有一件顺心的事儿。

蝗灾是把悬在三州农人头顶上的铡刀。谁也不知这次蝗神到底要走到哪里,生怕眨眼之间自家田里就落满了螟蝗。

所以,如今人手充沛的地方已经抢收八成。

甚至如萦芯这种得消息早,手下不止留着并州徭役,还用大笔陈粮雇佣城内平民的,更是已经颗粒归仓了!

萦芯创办四院时,立下的规矩就是杏绽院必须教所有学生数算,阿牧五人自然是个中翘楚。

所以虽然连最后一个幕僚费雍都不在身边,只五个毕业生帮着,一天的时间就把李家和顾家两家的夏收核算完了。

甩手掌柜只翻看了总账后,又给五个孩子一个新作业:

如果朝中再安排并、冀二州灾民到其他三州出徭役,自家能让他们干什么,顾李两家分别能从中得到多少收益?在保证自家收益的同时,最多能收容多少人?收容多久?

长庚很不解的问:“夫人,为什么还要算收益呢?国有大灾,正当我等始于援手才是。”

“你们说为什么呢?”萦芯把问题抛给其他四个。

阿牧还是心直口快的道:“夫人也没说一定是财物。由此令夫人善名远播就是最大的收益!”

三娘略微思索后,道:“夫人多安抚一些灾民,就能少生一些乱民。大吴长治久安也是夫人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