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安插在蜀营中的密探第一时间将这消息告知了司马懿。
获知此情报后,司马懿异常兴奋——因为诸葛亮是蜀汉北伐的关键人物,若他不在,则蜀军不足挂齿。
不过,司马懿已经被诸葛亮的计谋坑过许多次,不敢轻易相信这一消息是真的,遂加大了密探们对蜀军营中动态的监控力度,确保掌握最新情况。
为了确切了解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司马懿不仅亲自下令细作密切监控,还要求他们将诸葛亮每日的饮食情况详尽报告。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司马懿终于收到了诸葛亮病重的确切消息。
与此同时,最近的蜀军动向也让他逐渐确信,诸葛亮已经失去指挥能力。
于是,他果断决定率领兵马突袭蜀军大营。
然而这一次,他依旧中了魏延、王平和姜维的埋伏。
幸运的是,司马懿反应迅速,在得到蜀军设有埋伏的情报后立即撤退,避免了更惨重的损失。
回到营帐后,他立刻召集魏军的中高层将领,正式宣布诸葛亮已死的消息。
果然,一天之后,细作带回了蜀军准备撤退的消息。
于是,司马懿再次领兵追击。
但这一回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只见一辆四轮车上坐着木雕的诸葛亮。
以为对方未死的他连忙转身逃跑,并再度遭到姜维、魏延等人的追击,损兵折将。
实际上,诸葛亮确实已经去世。
在临终前,他为蜀汉政权制定了详细的安排。
蒋琬、费祎、董允等内政干才有治国之能,却不擅军事,而王平和姜维则因其卓越的统兵才能被委以重任。
诸葛亮深知,自己去世后短时间内蜀汉难以发动大规模北伐,因此他把国家事务交给内政能力强的蒋琬和费祎,同时给予部分兵权给王平和姜维,嘱咐他们在执政过程中重用二人,待姜维成长至能 ** 指挥数万人军队时再交予更多兵权。
然而,即便诸葛亮事无巨细地布置妥当,他也无法预见一切。
特别是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始终未能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两人性情太过偏激,难以合作共事。
相较之下,还是交给蒋琬和费祎更为稳妥。
即便无法实现北伐的宏大目标,起码在他们的领导下,蜀汉短期内不至于陷入绝境。
一代名臣诸葛孔明在五丈原撒手人寰,随之而来的是天下局势的重大变化。
司马懿认为蜀汉的威胁已相对减小,遂调任南线总督。
【诸葛亮与陆逊之间的战争如同小孩子玩闹般,“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
,持续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