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位大首长开会,研究决定允许依然不上班,不允许退役,可以不用研发产品,工资照开,这个对夫妻太特殊了,国家不能忘了他们。
夫妻俩荣获特等功,级别升至师长军衔大校,这个都进入国家绝密档案,功劳太大了,这些收获是多少人也做不到的。
孙爷爷就是国家安排给他们夫妻的,警卫还是四个人,这次他们六个人的饭自行解决,不用像原来那样一起做出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位警卫每天陪着邵峰开车上下班,依然和两位警卫员带着孩子们,开始跑孩子们上学的学校,用工作证和单位介绍信的效果真好,很快就办好了,不过得在开学头几天进行考试,通过了才接收。
天子脚下,干部到处都是,中学校长看着面前年轻的女军人,佩服得不行,二十出头得样子居然就这么高的军衔,而且还有五个一模一样得九岁孩子,简直叹为观止。
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社会进步太快了?
学校离家有一公里远,都是二环里的孩子上的学校,原来的国子监旧址,很有历史意义,就说挑选学生也是很严格的。
考试这对孩子们来说没什么,平时空间书房里面的书都快翻完了,古今中外野史都看了。
奥数的知识点多元化孩子们都学的很熟练了,对他们的智商和脑域的开发都提高了一大截,依然觉得自己的脑袋就挺好使了,但和孩子们比就完全不能比了,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语文方面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文言文,文学常识,名着知识点都学完了,阅读理解非常到位,作文写的都很不错,描写人物情感至情至深。
英语是不考的,孩子们完全是不担心的,多国语言都掌握了,物理和化学已经学习一年了,就是考试也不会考的。
很快就到了孩子们考试的时间,和所有妈妈一样依然早上给孩子们准备了油条和鸡蛋,就差让孩子们穿旗袍了。
五辆二四的小自行车,加上三辆二八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开赴学校。
一路很惹眼回头率很高,到学校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学生要参加这次的考试,年龄大小不一。
原来很多被下放的人平反后陆陆续续的家眷都回城了,自然也有小孩子需要入学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人就多了起来。
自家的孩子最小,有的都十五六岁了,人高马大的,和人家孩子一比自家的孩子就是小豆丁一枚。
一共十二个考场考试,叮嘱了一番孩子们没落下啥,三个大人在学校院里等着就行了。
就考数学和语文,孩子们接过卷子浏览一遍没发现有难懂的地方,就写下名字后开始答题,下笔如有神。
一科90分钟,孩子们用了四十分钟就答完了,这还是放水的情况下呢,也不能太早交卷影响别人,就反复的检查发现没有疏漏好不容易到一个小时了请示交卷出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