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喜可贺的是由于学校没有初中和高中,也鉴于员工们的反应情况,研究所要搬迁了,这里以后作为军事专用基地,进行子弹和武器的研究,国家给这些买楼的业主原价返回,并补偿一千块钱的装修费用。
对于其他别的领域的研究所都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不像原来所有的研究都在一个区域,邵峰和依然还在一个单位,因为依然对电子计算机涉猎特别深,这不研究所都搬迁到都城的三环外,属于城边上了,并且在市里给家属们划分了三栋家属楼,还都是集资建的新楼,依然家买到三层四室一厅一厨二卫,居住面积达一百八十九平米,南北通透特别宽敞亮堂,房间的格局一家子都满意。
后来闲了一户三室的房子在四层对门,又买了一个房子,居住面积一百二十八平米,这样一来孩子们就都有自己的房间了
邵峰豪气的花了四万二千二百七十块钱,还真是不少钱,别人家只买了二室的,三室的买的也少,这还包括单位补贴的钱,好在花钱了就有房产证。
这还不算装修钱呢,这回决定铺地板,吊顶都是精装修,厨房和客厅还有卫生间都是大理石瓷砖,卫生间安装热水器,墙壁都用纯白色调。
一家人决定夏天回三进的四合院住,冬天上楼,这样都不冷还不热和单位的人还不脱节。
这回还是找的四合院维修的那伙工匠,这些人的活干得的确好,瓷砖下面的粘合度达到百分之百,间距也特别小,一盆水泼到地上没有坑坑洼洼,瓷砖用的是六十乘六十的乳白加灰色花纹,花纹颜色特别耐脏,瓷砖缝用的是白水泥,当然也是空间出品,匠人给贴完瓷砖就走了,邵峰调好白水泥,一点点抹好的,一比较确实是好和后世的美缝还很贴合。
就是暖气得统一安装,不太理想,要不然邵峰想用地热取暖,那样不占空间,热度是恒温的,不过邵峰多花了五百块钱多安装了几组暖气片,单位供冷热水,户型好三面朝阳的东户型,特别宽敞。
孩子们依靠粉笔的提成也攒了不少钱了,每个人一个日记本记录着自己日常开销和赚了多少钱,有细则和汇总一目了然,别说空间书房里的书没有白看,真的很受益。
一年的时间高原就把无尘粉笔推向全国了,厂子搬迁到五环那边而且还扩建了,研究所里面没有工作的家属都在里面上班,每天有通勤车接送,还有一项奖罚制度,外聘一些能力极强的推销员,厂子办得红红火火,最高兴的属孩子们了,小钱包塞得鼓鼓的。
回到三进四合院,孙爷爷和孙奶奶身体还是那么硬朗,把院子打理的井井有条。
院墙上爬满了炮仗花,开的特别娇艳,三进院子里面各类品种的葡萄已经长够个了,一进到二进到三进的抄手游廊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只有浅浅的灰尘,可见用心了。
鱼池里面的鱼虾多的翻花儿,可见老人们也没吃啊!孟繁辉总会隔一段时间就送来一些米面油,还问两位老人家是否能忙过来?两老说没问题。
一家子回来之后,邵峰问两老:和自家一起吃不?老人家说:自己单独吃,他们明白这是为了方便,库房里米面粮油,啥都有也不用老人家花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