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儒学之要

同时,判断又连接着两端,一段是“道”,这是判断所依据的标准,另一端则是决定和行动,这是判断后的行为结果。也就是说,权也是涵盖“道”和“决定”的。

“权”实质上也是心性的功能,代表着心性的独立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孟思想的核心就是倡导心性的独立和自由。”

吴成听后十分感同身受,说:“人心是独立自主,持经达变一直中国最高追求。我以后要多加学习,才能做到。”

蔡历欣慰地点头:“你是我见过儒学修养极高的。你们都是武侠世界中人,可曾知道侠字何意?

在甲骨字形上与“儒”比较接近的是“侠”、“夹”、“筴”。

“侠”、“夹”、“筴”三字在甲骨文、金文时期为同字,战国时期才分化为三个字。该字形的核心结构也是“大”,只不过,“大”的两侧不是两点,而是“人”。

也就是说,“侠”的甲骨文实际上是有三个人组成,一个“大人”,两个“人”。这个“大人”就是儒字中的那个“大人”。其字形含义是,“大人”在为两个人进行评理,让两个人都觉得公平合理。

因此,“侠”的核心义项就是“侠义”,就是道义、正义、道。在武侠小说中,侠客都是劫富济贫的人。这里侠客就是那个“大”所代表的“大人”,所劫的“富人”和所济的“贫人”就是“大”两边的“人”。

劫富济贫其实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之间进行调配,达到财富分配的“公平”。只不过,“武侠”是使用武力的,而真正的“大人”,原始的“侠”,并不诉诸武力,而仅仅靠自己所拥有的道德、道义的力量。

“侠”、“儒”实际上是同义的,只不过,“侠”字字形更直观地强调,对人与人关系的处理,对社会秩序的处理,而“儒”字字形则更强社会对儒的遵循、尊重。

同时,“筴”的含义显示,“侠”中的“大人”所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契约关系,因为“筴”与“策”同,而“策”的原始意思是书契,这是古代中国契约的第二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结绳。

武侠,武侠小说、武侠影视。武侠、侠义,多么理想,多么浪漫,英雄人物只管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从不关心吃饭问题、经济问题。

武侠,行侠仗义,其实就是执行和扞卫义理,而中国文化就是义理文化。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是传统的,而且是历史空前地传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