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方

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与鲜卑同属于东胡部落。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其中一支退居乌桓山,后来便以乌桓作为族名。在战国时期,乌桓的名字就已出现。关于其族名的由来,一种说法是最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来演变为部落名;另一种说法是乌桓、鲜卑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转为山名。

2. 发展历程:

西汉时期: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西汉在幽州设立护乌桓校尉,监察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接触。

西汉末王莽执政期间,曾令乌桓不用再向匈奴交赋税,导致匈奴掠夺乌桓的牲畜和奴隶。王莽还多次命令乌桓出兵攻打匈奴,并将乌桓王妻子当做人质,这使得乌桓投向匈奴。

东汉时期: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东汉将军马援率兵征讨乌桓,但成效不大。次年,乌桓趁着匈奴内乱将其击破,使匈奴迁徙至漠北,乌桓也从此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建武二十四年,乌桓派遣使者到洛阳请为藩臣,次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922人降汉,汉光武帝赐封乌桓为渠帅,封王侯、君长一共八十一人,并允许他们居住在塞内。此后,经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三世,汉与乌桓相安无事。

东汉灵帝初,乌桓形成了几个政治中心,其中辽西的蹋顿有武略,雄踞北边诸郡。袁绍曾凭借乌桓的军队打败公孙瓒,并与乌桓单于蹋顿和亲。

曹魏时期:

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后,袁绍次子袁尚带着十万军民投奔蹋顿。曹操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亲率部队远征乌桓,在柳城境内的白狼山与乌桓军相遇。曹操令张辽急袭乌桓,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先后降服乌桓军民二十余万。曹操将三郡乌桓降者分配至邺城附近诸郡或幽、并二州,还选出健壮的士兵随军作战,三郡乌桓也被称为“天下名骑”。

3. 社会经济:

畜牧业:乌桓以畜牧业为主,马、牛、羊甚多,这些不仅是他们衣食的来源,也是婚嫁的“聘礼”,同时还是向匈奴交纳的贡税及与汉进行朝贡或互市的物品。由于乌桓所处山地森林环境,其畜牧业更适于经营冬夏两季之间的小半径倒场半游牧。

狩猎业:狩猎在乌桓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种野兽的皮是向匈奴缴纳贡献和与汉关市贸易的重要物品。

农业:乌桓人在进入西拉木伦河流域后逐渐定居,兼事一些农业。他们按节气变化耕种,农作物主要有青穄、东廧等耐寒作物,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作物种类有限,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小主,

手工业:乌桓的手工业有一定发展,主要有冶铁业、纺织业、陶器业等。乌桓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妇女能刺韦作文绣,织毵氍;西岔沟出土的文物也反映出西汉时期当地乌桓人的陶器业有一定规模。

4. 民族融合:

乌桓被曹操击败后,逐渐衰落。除了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内迁外,其他诸郡乌桓大多留居原地,并保有一定实力。西晋初,幽州北边障塞内外的乌桓归附鲜卑,并逐渐与鲜卑融合,有一部分最后加入库莫奚之中。魏晋以后,乌桓与其他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所谓的“杂胡”。幽州和并州的乌桓逐渐内迁,遍布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一部分被同化于汉族,另一部分加入了鲜卑,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总的来说,乌桓在历史上曾是活跃在北方的重要游牧民族,对中国古代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发展历程与周边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密切,随着历史的发展,乌桓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

说到这儿我们再来提一下曹魏跟乌桓之间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