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媳,就属二儿媳使唤起来最顺手,可不得叫回去,让她继续给一大家子当牛做马?
可惜她打错了如意算盘。
过了几日舒心日子的牛桂花,却不干了,自己当家做主不香吗?她又不傻,哪能继续回去当老黄牛?
就连婆婆李红梅威胁说让儿子休了她,牛桂花都不带怕的。
黔驴技穷的老太婆就道:“你不回来也行,建军寄回来的津贴,你一分钱也别想要!”
“不要就不要,说的我要你就能给似的?我嫁给夏建军十一年,好像还没摸到他一分钱的津贴吧,不都在你这个亲娘手里攥着呢!现在又来说这话,显得你有大方一样?”
牛桂花此话一出,引得门前看热闹的村民一阵哄堂大笑。
在农村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老太婆一家子磋磨二儿媳的事,时间长了,早就在村里传开了。
村里不少女人原本都还羡慕牛桂花命好,嫁了个当兵的,每月男人都给寄津贴回来。
后来才晓得她的日子未必就比自家好过,男人寄回来的钱都攥在婆婆手心,娘几个的还有干不完的活,不免就有几分同情她,暗地骂李红梅太不做人了。
这会看她吃瘪,心里就觉得解气。
“哼!以后我们家建军回来了,你跟你那俩赔钱货也休想进我们家的门!”
气哼哼地丢下这一句不算威胁的威胁,小脚老太太就臊着脸噔噔噔地离开了,跟有狼在后面追她似的。
骂账这一仗,李红梅就再没出现过了。
她整日在家也不上工,喜欢坐在门前跟人唠嗑,不咋在村里溜达,但每月十五号那日,一早就让大儿子骑着自行车带她去县里邮局取二儿子寄回来的津贴,雷打不动。
除非那日下雨路不好走。
听刘婶子一说,牛桂花就晓得今天又是十五号了,这段日子她忙的天昏地暗,还真没注意过日期。
乡下人的日子都是稀里糊涂过的,以前只有想去镇上赶集时,人们才会留意几天是几号,有没有到集日。
现在集市取消了,就更没有看日历的习惯了。
“你家谷雨他爸寄回来的十块钱,也该有你们一份才对,哪能都便宜了那边?你能甘心?”刘婶子继续为牛桂花抱不平。
但据悦然在一旁的观察,其中拱火的成分居多,这是摆明让她妈跟老宅的人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