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征商税之事初步定下来后,消息很快传到了开封张国纪耳中。张国纪得知此事后,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这一举措虽好,但前路必定坎坷。
这日,张国纪坐在自家书房中,回想起与榆翔之前的交谈,不禁陷入沉思。恰好此时,榆翔前来拜访,两人一番寒暄后,便聊起了开征商税之事。
“榆贤侄,这开征商税的旨意一下,想必朝堂上下都在关注。” 张国纪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关切地说道,“我虽一介商人,却也清楚这其中的利害。那些富商巨贾,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必然会想尽办法抵制。”
榆翔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伯父所言极是,我此番接到旨意,深感责任重大。就怕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太多阻碍,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张国纪微微皱眉,目光望向窗外,缓缓说道:“这其中最难的,便是如何让那些商人从心底接受。他们习惯了以往的经营模式,突然要拿出一部分利润交税,肯定心有不甘。我听闻,有些商人已经开始暗中联络,打算联名上书,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竟有此事?” 榆翔微微一惊,神色严肃起来,“看来此事比我想象的还要棘手。伯父,依您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国纪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朝廷在推行商税政策时,不能一味地强硬。除了靠尚方宝剑威慑,还得让商人看到其中的好处。比如,朝廷可以承诺,用商税所得改善商业环境,修建道路、码头,保障商路安全。这样一来,商人的生意也能做得更顺畅,他们或许会更容易接受。”
榆翔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头说道:“伯父所言甚是,是我考虑不周。还有,对于那些积极配合的商人,朝廷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荣誉称号、减免其他杂税等,以此来激励他们。”
“不错,不错。” 张国纪连连点头,“另外,在确定税率时,也得格外谨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商人,承受能力不同,税率也应有所区别。要是一刀切,肯定会引发更多不满。”
两人又就具体的实施细节探讨了许久,榆翔感觉受益匪浅。临走时,榆翔对着张国纪拱手行礼:“多谢伯父指点,有了您的这些建议,我心里更有底了。”
张国纪拍了拍榆翔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榆贤侄,这开征商税,关乎国家兴衰,你一定要谨慎行事。若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