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遇故交?援义战?叙别情

榆翔与白袍小将渐渐形成了默契,两人相互配合,一个主攻,一个侧应,让马贼们防不胜防。为首马贼见形势不妙,一声尖锐口哨,众人一哄而散。眼见贼首要逃脱,小将手中一抖,流星锤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打在那逃跑的贼首身上,贼首应声落马。“拿下!” 小将高呼。见首领被擒获,剩下的喽啰马上缴械投降。“乌合之众。” 榆翔暗自嘀咕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解除了危机,白袍小将前来道谢:“多谢壮士出手,在下沐天波。”“你是靖王沐英后人?幸会,幸会,在下榆翔。” 榆翔拱手道。

“你是榆将军?哎呀太好了,榆将军,我正想找你投军呢!” 原来崇祯元年,沐启元暴卒,同年十二月甲辰,年仅 10 岁的沐天波世袭黔国公一爵,担任征南将军。这次,特意押解粮草进京,准备随大军去疆场历练。

榆翔想到历史上 “咒水之难”,沐天波等十三人面对缅军三千力战而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佩,只觉二人真是一见如故。

榆翔眼中闪过惊喜与欣赏,一把扶住沐天波的手臂,爽朗地笑道:“哈哈,没想到在此能遇到你这等英雄后人,你既有投军之意,那可真是求之不得!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正需要你这样的热血之士。” 沐天波听闻,脸上满是激动之色,胸脯一挺,坚定地说:“能追随榆将军,是我沐天波的荣幸,我定当肝脑涂地,为朝廷效力!”

两人找了一处安静之地坐下,开始畅聊起来。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交谈配乐。沐天波迫不及待地向榆翔请教行军打仗的经验,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榆将军,我虽世袭爵位,可实战经验甚少,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榆翔微微颔首,神色认真,耐心地说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关键在于知己知彼,灵活应变。就像今日对战马贼,我们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取胜。作战时,要善于观察敌人的弱点,一击即中。” 沐天波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还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你来我往,讨论得热火朝天。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落日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榆翔看着沐天波,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沐天波日后的忠烈,此刻更觉眼前之人珍贵。他拍了拍沐天波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沐兄弟,日后咱们并肩作战,定要相互扶持,守护好这江山社稷。” 沐天波重重地点头,眼中透着坚定:“榆将军放心,我沐天波定不负所望!”

此后,榆翔带着沐天波一同赶路,一路上,榆翔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军事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沐天波,从排兵布阵到兵器使用,从情报收集到后勤保障,事无巨细。沐天波则虚心学习,每一个要点都牢记于心,还时常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榆翔探讨。

然而,当他们行至一个岔路口时,路边的树木枝叶交错,洒下一片片阴凉。榆翔勒住缰绳,面露遗憾地说道:“沐兄弟,我此番要前往开封探望亲人,你则要进京投军,咱们在此便要分别了。” 沐天波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还是坚定地点点头:“榆将军,后会有期,待我进京安顿好,再与你相聚。”

这时,榆翔想起了张嫣和柳如是,便笑着对沐天波说:“沐兄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我的内人,张嫣姑娘和柳如是姑娘。张嫣姑娘端庄聪慧,柳如是姑娘才情出众,她们与我一同前行。” 张嫣微微欠身,温柔地说道:“沐公子英勇不凡,幸会。” 柳如是则俏皮地眨眨眼,笑道:“沐公子,日后在军中可要大展宏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