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和殿内,怒斥左良玉的风波过后,气氛稍作缓和,但仍残留着一丝紧张的气息。这时,李自成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末将还有一事,想向陛下引见一人。”
崇祯微微点头,神色恢复了些许温和,示意他继续。李自成转身,向殿外招了招手,只见一位身着素色劲装的女子款步走进殿内。她身姿矫健,神色从容淡定,虽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坚毅与英气,仿佛一朵盛开在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李自成介绍道:“陛下,此乃末将之妻高桂英。这些年,她随末将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不仅在军中协助末将管理事务,井井有条,还多次在危难之际,凭借其过人的智谋,为末将出谋划策,稳定军心,实乃女中豪杰,末将的得力贤内助。她的胆识和智慧,丝毫不输于须眉男子啊!”
高桂英上前,盈盈下拜,姿态优雅,声音清脆地说道:“民女高桂英,拜见陛下。能为闯王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是民女的心愿。”
崇祯目光中满是赞许,微笑着说道:“李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协助李将军成就大业,实乃令人钦佩。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你这般聪慧果敢的女子,实为难能可贵。你为李将军出谋划策,稳定军心,这等功劳,朕都看在眼里。”
高桂英谦逊地说道:“陛下谬赞,民女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一切都是为了追随闯王,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与秦良玉将军相比,民女还差得远呢。”
崇祯思索片刻,说道:“李夫人深明大义,理应嘉奖。朕今日特赐你魏国夫人头衔,以彰你之功。望你日后能继续辅佐李将军,为我大明立下更多功劳。”
李自成和高桂英闻言,赶忙跪地谢恩。李自成满是感激地说道:“陛下如此厚恩,末将夫妻二人无以为报。陛下放心,末将定当更加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命,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不负陛下的信任与厚爱。末将愿以热血,护我大明山河!”
高桂英也动容道:“多谢陛下隆恩,民女定不负陛下所望,日后定当协助闯王,为抗清大业贡献一切,万死不辞。民女愿如秦良玉将军一般,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
崇祯微笑着点头:“起来吧,如今国难当头,正需要你们夫妻二人这样的忠义之士。望你们携手共进,与朝廷同心同德,早日击退清军,还我大明太平盛世。朕期待着你们的捷报。”
崇祯目光温和地看着高桂英,语重心长地说道:“魏国夫人,朕听闻你随李将军南征北战,智谋双全,实乃女中豪杰。你当以秦良玉为楷模,秦良玉一生为大明出生入死,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她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朕希望你也能如她一般,在这乱世之中,为我大明立下不朽功勋,成为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朕相信,你定能做到!”
高桂英心中一热,再次跪地,眼神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民女定以秦良玉将军为榜样,竭尽全力辅佐闯王,为抗清大业,为我大明江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民女愿以秦将军为标杆,不负陛下厚望,为大明撑起一片天!”
小主,
一旁的榆翔听闻崇祯此言,不禁想起历史上高桂英在李自成死后,独自扛起抗清大旗,坚持斗争二十年,直至最后自焚也宁死不降的英勇事迹,心中对高桂英的敬意油然而生。他看向高桂英,目光中满是钦佩,忍不住赞叹道:“魏国夫人这般气节与勇气,当真令人敬佩。有魏国夫人相助,闯王如虎添翼,抗清大业又多了几分胜算啊!”
李自成一脸感激,说道:“陛下对末将夫妻恩重如山,末将定与夫人携手,不负陛下期望,定要将清军赶出中原,恢复我大明河山,重现往日辉煌。末将愿与夫人一同,为陛下披荆斩棘,在所不惜!”
崇祯微微点头,欣慰地说道:“有你们夫妻二人这般忠义之士,乃我大明之幸。如今清军犯境,局势危急,还望诸位同心协力,共赴国难。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何愁清军不灭,何愁大明不兴!”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陛下旨意!愿为陛下效死,中兴大明!”声音响彻大殿,仿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昭示着众人抗清的坚定决心。
洪承畴满脸激动,拱手说道:“是啊,陛下。李自成将军率部归降后,与朝廷军队紧密配合,高桂英将军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实乃我大明之幸事。如今内乱已平,我大明上下一心,士气大振,定能抵御外敌,恢复我大明往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