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掌握当下的人,便算是优秀。
可以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他们无疑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领头羊。
要是能够看穿未来数十年的潮流,不是被吊死,便是被烧死,要不然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大拿级别的人物。
中行偃和士匄本身就不笨,他们还处在困局之中,需要比别人更加动脑子。
肯去进行思考的人,只要有相关的信息渠道可以进行了解和印证,一定是比懒得动脑子的人要活得更为通透得多。
楼令挺能够理解晋君周想要做事情的举动。
毕竟,晋君周要是什么都不做,军国大事由一众卿大夫在操控,很难获得足够的存在感。
没有存在感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就是相当要命的事情,不自己制造曝光的机会,哪一天世人就该是只知道晋国卿大夫,而不知道有晋国之君了。
晋君周没有那个胆子来挑动卿位家族的神经,折腾列国诸侯的担子却是有得很。
号召诸侯进行会盟,期间再亲自主持会盟,无疑是让晋君周得到最大曝光量的最佳举措。
“君上很急切吗?”娇姬所知道的情况是,今年班师回国之后,君臣商议休养生息上至少三年。
楼令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说道:“看上去是挺急的。”
如果楼令没有记错的话,在他离开“新田”的前后,只留下郤锜、郤至和智罃待在“新田”活动之外,其他卿大夫都回去各自的“都”了。
从晋君周书信上的内容来看,他要举行会盟的举措并未得到在“新田”的卿大夫支持。
没有获得支持?跟遭到反对也就没有了区别。
由于郤锜也在“新田”的关系,不在现场的楼令都能够想象得出来怎么回事。
要知道郤锜对谁说话都是直来直往,听到晋君周说想要召开会盟,极可能直接回应晋君周就是瞎折腾。
至于郤至和智罃?他俩明年要一同出兵前去讨伐三戎,再有之前商议不搞国家大事的前提,不可能对晋君周想要展开会盟给出正面且积极的回应。
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得出来,其他卿大夫可不像楼令起码会给晋君周留太多面子,遭遇到意见相左的情况,大概是连敷衍都懒得做吧。
“哪个家族都有正事啊。”娇姬开始扳手指头:“中军将要率军讨伐鲁国,中军佐不去鲁国要跟兄长去讨伐三戎,新军将和新军佐需要随同前往鲁国。”
那楼令、中行偃和士鲂呢?他们手头上没有国家大事,可是外出征战两年多,自家积累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事了吗?
“你不会要去‘新田’,再跟君上去‘虎牢’吧?”娇姬问道。
楼令要是调皮,好歹得回一句:你看人真准。
“君上都那样了,不去‘新田’一趟,恐怕是不行的。”楼令看到娇姬皱眉,解释道:“什么事情都在关头上,不能让君上知道自己其实很是无关紧要。”
从事实来讲,无法拿大主意,乃至于连一些小事都无法一锤定音的晋君周,他真的显得很是无关紧要。
可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一国之君怎么可能真的无关紧要呢?
说难听点,一国之君或许无法成事,铁了心要捣乱的话,当一个败事的人绝对是绰绰有余。
娇姬万般无语地说道:“什么事情都让你碰上了。”
有办法吗?
谁让楼令成了调和派呢。
当然了,楼令在春季之前不可能前往“新田”,只能是先写一封信,派人送到晋君周手里,多少会起到一种安抚的效果。
安抚?这个词历来是用来上对下。
楼令却是不得不对晋君周进行安抚,免得晋君周的世界观里面卿大夫之中没有一个好人。
要是晋君周形成那样的世界观,使得他认为无望拿回权势,以他的为人绝不可能甘愿一辈子充当傀儡。
“没完没了的压制容易让人变得极端。”楼令这句话没有对娇姬或其他人说。
匹夫一怒尚且可以血溅五步。
一国之君要是感到绝望?死之前不会让活在统治之下的人好受。
冬天的季节之下,最是闲不下来的楼氏众人,顶多就是干一些室内的活。
其他家族的话,八成以上的人在冬季会变得无所事事,达官贵人看看书或吃了就睡,普通人在有个遮风挡雪的地方互相捉虱子。
干室外的活?天气是那么的冷,缺乏保暖的衣物,受风感冒没有药吃,人说没就一下子没了。
“明年先摸清楚义渠的情况。如果无法采取大行动一次打疼,搞清楚他们的活动轨迹,一年四季不断袭扰。”楼令有机会肯定是要给楼小白开一开小灶。
“四季不停袭扰?”楼小白显然是被这种玩法惊讶到了。
楼令没有在意楼小白的惊讶,说道:“咱们家无法提供上万人的保暖衣物,保证三千人左右的御寒所需不成问题。”
三年前,楼氏已经将羊毛的处理流程搞明白。
在两年前,毛线已经可以在楼氏大批生产,随后便是进入制衣的阶段。
小主,
不是说有了毛衣,冰天雪地不再成为问题。
光有毛衣依然顶不住酷寒的天气,可要是再加上羊皮制成的皮袄,羊毛手套、袜子、毛衣再搭配上,起码是有良好的保障了。
如果地面的积雪够厚?雪橇踏板给安排上,不止会增加行军速度,后勤给养也不会被耽误。
楼小白心里发苦,想道:“父亲对我是多么没有信心啊?”
不是楼令小瞧楼小白的能力,压根就是义渠真比当代的其它更难打服,或是一两次就达成重创的效果。
曾经的楼氏也没有那个实力一次性解决秦国,不是一样袭扰了好几年,搅得秦国在都城圈无法安然生产,逼得秦廷选择自行迁徙的吗?
对上义渠,每年的春季、夏季、秋季袭扰显然不够。
义渠人有进行农耕,只是规模上可以忽略不计。
硬要概括义渠的人生活方式?他们跟高山族更为相似。
那是一种什么生活方式?大概就是更加依赖于采集与打猎,只是义渠人又有比较大的放牧规模。
对上这样的一个族群,先期不断袭扰,打乱他们的日常生活,不用三五年就会让他们出现粮食危机。
要是楼令不急切,甚至可以采取蚕食策略,一点一滴挤压义渠人的生存空间。
到那个阶段,义渠人要么是跟楼氏拼命,不然只剩下臣服或是溜溜举族迁徙的选项。
“父亲,我能理解是进行消耗战吗?”楼小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