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谁都想搞事

所以,中行偃要是采取武力措施,再让姬娇站出来喊嗓子,到后面也只会进入谁赢谁有理的仲裁方式。

某种程度上来看,几乎跟“清官难断家务事”有没有太大区别了。

当然,楼令并不想看到内战的爆发,很难免需要发挥茶艺手段,好好地来当端水大师。

在对待一众子嗣方面,楼令已经发现自己需要控制好平衡,玩砸了的代价将会很大。

楼令看向在发呆的楼武,说道:“这个冬天多努力。”

“……”楼武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努力?

当然是赶紧让霖姜怀上啊!

同样成婚了的楼小白看得一阵乐呵。

比起十三岁就成婚,十四岁当爹的那些时代,其实春秋时期的贵族相对比较晚婚晚育,好多一家之主或继承人都是快三十岁才有子嗣。

那是春秋的贵族阶层发现要让女子长得成熟,才不容易在分娩期间发生意外吗?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也就无从猜测而起了。

刚才楼武在想,以后要去“密”常住,没有多少时间孝顺长辈,走之前要干点什么事。

思来想去的楼武,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够尽到孝心。

至于说带着霞姬一块去“密”那边?楼武的脑子很清醒,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说楼令还健在,哪怕是楼令哪一天不在之后,敢将霞姬接到身边照顾的楼武,实际就跟楼武直接嚷嚷要从楼氏分家没有区别。

碰上这种事情的楼小白根本没得选,第一时间就要找条白布绑在额头上,召唤族人与家臣,嚎一嗓子:天诛家贼!

从懂事的那一刻,直至获得了自己的封地,楼武都只能对娇姬称呼母亲二字,面对生母反倒得称呼姨娘。

那是一个家族只存在一名主母,无论春秋时期或是以后的封建王朝,一概是这种阶级的格局。

当然了,日后的王朝会有妾逆袭成功,亦或是家主更换主母,谁当一个家族的主母,谁便获得了所有子嗣管控的权力。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春秋时期哪怕是主母人没了之后,不会有其他女子可以接替上位。

为什么啊?那是礼法约束的成果,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各个一家之主对正妻多么一往情深。

而进行约束是在维护“嫡出”的子女权益,免得继承权出现混乱,闹得是那个叫鸡犬不宁。

情况是,楼武日后更多的时间会待在“密”地,获得征召才有机会跟楼令和楼小白等兄弟聚到一块;要是碰到了特殊时刻,例如一些节日或是红、白事,自然也有相聚的机会。

当然,要是楼武足够励志的话,哪一天获取到了卿位,倒是需要长期待在“新田”了。

楼氏一家子的人,他们在后面除了用餐会聚到一块,平时基本是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由于体系健全的关系,其实需要让楼令亲自处理的政务已经不多,每一件亲自处理的事情则一定是要务。

“扩大产能?”楼令眯起眼睛看向林姒,说道:“齐国的需求量猛增?”

齐国不是要对莱国动手了吗?

去年和今年,齐国光是防具就向楼氏采购了两千套,又以箭矢的采购量最多,达到六万支箭矢。

以齐国的体量,两年采购两千套防具,好像不是太多的样子?

事情却不是那样看待的。

齐国向楼氏的采买不是使用国家的形式,乃是各个家族分别向楼氏购买。

近期猛增需求量的家族以国氏和高氏占了多数,田氏突然冒出来是楼令没有想到的事情。

“田氏……,一下子要两百套?”楼令不会忘了每一种外贸型的出售价,像是田氏购买的类型,一套换算下来是两百石的粮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粮食,粟米和小麦保持一定的比例,占大头的种类是豆子。

怎么不用钱币来算?因为目前每一个国家的货币从造型到重量或金属比例都不一致。

金属货币?贵重金属与贱价材料的比例,一直是铸币权抽税的一种方式。

说到铸币权,它是掌握在一国之君手里,铜矿的开采权也归一国之君,只是跟历朝历代一样,多得是私下铸币的人。

林姒不知道楼令为什么会特别关注田氏:“这个家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从陈国逃亡到齐国,几代人一直往齐君身边凑,到当代作为宠臣却有实权,不显得特别吗?”楼令说道。

林姒稍微一想,说道:“这样子啊?是一个一再出能人的家族。”

事实就是那样子了。

不知道该说是家族掌握的知识,还是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反正有些家族就是显得极为特别。

田氏算是比较特别的那一类家族,他们在春秋时期玩的就是篡位,后面历朝历代也玩掌握舆论,主脉一直就没有缺过富贵。

一样是采取类似玩法的家族?秦国嬴姓亡国之后消失,司马家到刘宋时期被杀得鸡犬不留。

林姒发现楼令竟然走神了。

楼令不是走神,他在思考要不要满足田氏的购买需求。

那可是两百套防具!

两百套防具真不少算了。

晋国是一个军果主义形式的国家,才有多少家族拿得出两百套甲胄啊?

齐国那个看似不怎么样的田氏,他们竟然有足够的财富积累,敢于一开口就是要两百套防具。

另一点,齐国拥有两百套防具的家族比晋国要少,拥有两百套防具的田氏想干什么?

“他们有说采购防具的用途吗?”楼令问道。

林姒不免是听得愣住,好一会才说道:“需要特别问一问吗?”

卖东西,管买家要干什么,没有这样的道理。

换而言之,买家也不会特别告诉卖家,买了东西是什么用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