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这么小气怎么找女票!

回档少年时 邓丁 1163 字 3个月前

张云起差点吐血:“我哪里撮了?”

纪灵翻大白眼说:“哪儿都撮,你就是个大撮把子。”

女老板倒是有点尴尬。

她心想我说的女朋友不就是你嘛,但这个女孩这么说,估计就不是了。

她连忙笑呵呵地转移话题说:“小伙子,觉得这款摩托罗拉数字机怎么样?要不我给你开机试试?”

张云起摆摆手说:“不用了,你忙,我自己再看看其他的再说吧。”

张云起和纪灵沿着柜台自己挑了起来,数字机不方便,他打算买个汉显的,不过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汉显bp机价格都不便宜,就没有低于三千的,换算成后世人民币的价值,差不多得三四万,一般人根本就舍不得买,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洋货。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在当前的年代里,bp机的市场份额国外品牌占据了99%,而国产的bp机根本就卖不动,质量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的国人热衷于洋货,特崇洋媚外,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那时候的英语热、出国热。

这堪称九零年代初的一股奇葩风潮。

在那个年代里,仿佛学英语出国就是鲤鱼跳龙门的一条捷径,普通人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一个法宝,大量年轻人为了学习英语呕心沥血,有的人把gre单词背了一百多遍,一本单词书已经翻到破破烂烂还在看、在读、在背;有的人考托福、gre、雅思,考了几十次,还有的人为了出国倾家荡产。

其实不谈普通老百姓对国外的狂热崇拜,燕大清华够牛逼了吧,里边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分子,从小受过的爱国教育没少吧,但说白了点,在那个时候,它差不多就是美国设立在中国的人才粗加工基地,只要有机会,就争先恐后跟难民逃亡似的往硅谷跑,最可气地的是,还专门给老美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但是,他们在美国真的取得了他们曾经梦想的追求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给了一个答案:中国人在美国,不是做老板的,而是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