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功能。
5.肾属水,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二、阐述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生关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余还有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生关系,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
相克关系:如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可抑制肝阳的上亢。其余还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相克关系,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关系。
三、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五行学说还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与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生理病理系统,从而把人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疾病诊断:根据五行属性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以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一般根据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判断所病之脏,如见面青、脉弦,则病在肝。
疾病治疗: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根据相生规律采取补母和泻子的方法,如滋水涵木法(补益肝肾法)、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培土生金法(补脾益肺法)等。
根据相克规律采取抑强扶弱的方法,如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水)、佐金平木法(清肺泻肝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