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卦象与象数

三、卦象与象数的相互关系

卦象与象数在易学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印证的。一方面,卦象是象数的基础和载体;另一方面,象数又是卦象的具体表现和深化。具体来说,卦象与象数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象以定数:每个卦象都含有一定的数,即“象以定数”。这些数字不仅代表了卦象的阴阳爻的数量和排列顺序,还蕴含了卦象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通过解读这些数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卦象的内涵和特点。

2. 数以征象:同时,“数以征象”,即数字也可以用来象征和表示卦象。在占筮过程中得到的数字结果可以对应到具体的卦象上,从而得出占筮的结论。这种对应关系不仅体现了象数与卦象的紧密联系,还使得占筮过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象数一体:在易学看来,象与数实为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没有脱离象的数,也没有脱离数的象。象数一体是易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理解卦象与象数关系的关键所在。

4.数字象征卦象:在《易经》中,每个数字都对应着一个卦象。例如,乾卦对应数字一,坤卦对应数字八等。这种数字与卦象的对应关系在易经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卦象的含义和特性。

5.卦象中的数字含义:从卦象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卦象中的阴爻和阳爻的数量也与数字有关。例如,乾卦的卦象中有六个阳爻,没有阴爻,对应的数字为一。这种数字与卦象的关联关系在易经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结果。

6.象数合一:在易经八卦中,卦象与象数原本就是一体,象中有数,数中有象,不可分割。八卦就是这种象数合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象数符号。通过了解数字与卦象的关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卦象的内涵和特点,进而把握易经的精髓和要义。

四、象数学说的历史与发展

象数学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唐时期的传承和发展,到宋明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象数学说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和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

1. 先秦时期:象数学说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易经》文本。《易经》中的卦象和数字已经初步体现了象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左传》等文献中也记载了关于象数的占卜实例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