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上详细介绍了新度量衡的原理、标准以及使用新度量衡的好处。
为了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看懂,布告上还配上了生动形象的插图,比如用新秤称物和旧秤称物的对比图,清晰地展示出新度量衡的准确性。
沈逸派人将这些布告张贴在市井的各个显眼位置,如集市入口、城门、茶楼、酒馆等。
然而,布告张贴出去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许多百姓只是匆匆扫一眼,便转身离开,并没有真正理解布告的内容。
沈逸意识到,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普通民众来说,单纯的文字和图片宣传还不够,必须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
于是,沈逸想到了说书。
他找到了城中最有名的说书先生李伯,与他商讨如何通过说书的形式宣传新度量衡。
李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说书人,他的故事总是能吸引众多听众。
李伯听了沈逸的想法后,欣然应允。
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李伯在城中最大的茶楼——清风茶楼开讲了。
这一天,清风茶楼里座无虚席,人们早早地赶来,就是为了听李伯说书。
李伯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各位看官,今儿个我给大家讲一段不一样的故事。话说这城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名叫沈逸……”李伯用生动的语言,将沈逸推行新度量衡的初衷、过程以及新度量衡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娓娓道来。
他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林婉儿用新度量衡卖布后,生意越来越好,顾客们都对她赞不绝口;
赵强使用新度量衡进货,再也没有吃过亏,赚的钱越来越多。
台下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笑声。
他们被李伯的故事所吸引,也逐渐对新度量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听完书后,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原来这新度量衡有这么多好处啊,那些谣言肯定是假的。”
“是啊,沈公子真是为我们百姓着想。”
除了布告和说书,沈逸还组织了新度量衡的现场演示活动。
他在集市上搭建了一个高台,邀请商户们现场使用新度量衡进行交易,并让百姓们亲自参与体验。
沈逸和他的助手们在一旁耐心地解答百姓们的疑问,展示新度量衡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在一次演示活动中,一位名叫王二的百姓好奇地走上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