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雪然也不知对方所言何故,站起身来,随化真向内房走去。二人从弥勒佛像右方小道中走进,没用多长时间便来到一漆黑的小屋。小屋中没有窗户,只有一盏油灯停放在角落中,计雪然来到此处,并不感害怕,反倒有种亲切感。化真关上木门,对计雪然讲到:“施主,请坐。”计雪然点了点头,坐在了垫子上,化真从一旁木柜中拿出个黑色小匣,也坐了下来。
计雪然望着那黑色小匣,内心深处升起一丝熟悉的感觉,不禁问道:“方丈爷爷,这盒中是何物?”
化真眼望计雪然,道:“小施主,你闭上双眼,猜想一下。”计雪然虽有丝困惑,但还是照着吩咐,闭上了双眼,他刚一闭上眼睛,体内真气竟又如先前般自行运转起来,那种感觉,那么熟悉。他真气游走,还散发出不少,神识自然探游开来,原本黑暗的世界中慢慢明亮起来,他神识慢慢爬过黑匣,探伸进去。意料之外,那那黑匣之中竟看不清是何物,只一团青光,朦胧的闪着光芒。
“是苍生!”计雪然破口而出,这青光他太熟悉了。
化真大有深意的点了点头,枯手掀起盖子,露出了盒中之物,计雪然睁眼望去,只见那盒中一青色松条静静的躺着。化真拿出枝条,问道:“小施主,你神识世界中,可能看到此物?”
计雪然回答:“我只能看到这青色光芒,却看不清这具体是何物,应是雪然修行尚浅,还不能运用自如吧。”
化真摇摇头,叹道:“阿弥陀佛,小施主不必自谦,你如此年纪便能感知神识世界,实属不易,但你可知,就如我辈之人,根本无法看到此物,你竟能看到他的形状,此乃福缘啊!”
计雪然倒没有想到,奇问道:“这是为何?”
化真望着手中这节枝条,开始讲道:“千年之前,明王寺初落江湖之时,灵华祖师不知在何处得一灵种,种在了大悲院,那灵种每日吸取日月精华,又有大悲脉的大悲咒哺育,很快便显出与众不同,长成一株挺拔青松。八百年前,普迦山上巨石滑落,当巨石落至古松身时,古松忽然青光大现,巨石被青光照到,粉碎开来,从那以后,僧众才开始意识到,这古松不是凡物。之后,无数寺中前辈曾对苍生古松探视,但都发现,神识之下,根本看不到古松的影子。又过几百年,一代天骄诸葛天星做客敝寺,当时我师祖面悲请他来到苍生古松前,不想诸葛施主竟能有所感受,当时古松掉落一颗枝杈,诸葛施主说,这枝杈,是这古松的泪水,不久的将来人间必有疾苦。谁知不出三年,世间果如诸葛施主说中,妖族作乱,生灵涂炭,而接下那枝杈的诸葛施主,却是这世间的救世主。如今已过四百年,古松又落泪,看来,灾难不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计雪然听着化真讲述,虽还听不出自己与那古松的关联,但已知晓将来必有大事发生,不禁担心到:“那如何是好呢…”
化真将枝条放进盒中,对计雪然道:“有因必有果,善恶终有报。小施主,冥冥之中已有定数,会有救世主出世,为我等排忧解难的。”化真大有深意望着计雪然,计雪然年幼不懂,口中不知嘟嚷些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化真从怀中拿出一本黄皮经书,对计雪然讲到:“小施主,老衲这里有一本佛经,你与我寺中古松有缘,如今便送与你,闲暇之时,可细细观读。”
计雪然接过佛经,虽对那佛经不感兴趣,但他很有礼数,还是道:“多谢方丈爷爷了,雪然定会好好观看经书的。”
化真满意的点点头,又道:“如此甚好,小施主切记,这经书乃我寺中佛经,还请务要借与别人观看。”
计雪然出身名门,自然懂得这些规矩,道:“那是自然,方丈爷爷放心吧。”计雪然眼中忽然一亮,仿佛想起什么事情,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扭捏道:“方丈爷爷,雪然想给您要样东西,行么?”
化真有丝新奇,问道:“小施主索要何物?尽管开口便是。”
计雪然脑中闪过镖师曾将说过的话语,谨记那平安玉的作用,轻声道:“雪然怕再独自碰到妖怪,想请方丈爷爷送我一块平安玉自保。”
化真闻言,首次大度开怀道:“呵呵,小施主,你还有所不知,你身上这枝条,对上妖物,可足比得上一潭平安玉的功效啊,今后你只需将这枝条戴在身上,可保平安!”
计雪然忙又拿出那枝条,不曾想这九寸长的枝条竟有这般奇用,他连忙吹了吹枝条上的尘土,后又小心的放入了怀中,化真望着计雪然天真的面容,眼中满是深邃之色。没过几时,初水将计雪然送回了普迦峰。
黑暗小屋中,化黎声音又至:“师兄,你将明王真经都赠与他,莫非真的那样认为?”
化真波古不惊的脸上有些动容,幽幽道:“他说过,不会错,唉…希望这真经,能多保这孩子一条命啊!”良久,屋里再无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