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殿下不必介怀

楚时看着他,眼神清冷如雪,定定看着谁,总让人产生情深不寿的错觉,魏衡暗骂一声妖精。

好好的男人长如此好看做甚。

指甲深陷皮肉,魏衡劝诫自己忍住,指尖微疼,按住心中乱动的野猪。

为遮掩自己被迷了神,魏衡用力瞪回去,语气严肃:“快喝!”

如此色厉内荏的模样,让楚时恍惚,记忆深处,也有人如此:“魏衡,你好凶啊。”

魏衡一秒破功,见他委屈,气着气着就笑了,投降似的放软语气:“你这是在埋怨孤?”

楚时点点头,直直看着他:“埋怨你。”

魏衡:“……”

“外人会说自己不敢,你呀。”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此后经年,转念惊觉,这是内人,便得了嚣张底气。

楚时垂下眸子,问:“那我是外人吗?”

魏衡彻底败下阵来:“是内人,行了吧,喝一口,再过十里,孤给你买果脯,嗯?”

楚时接过碗,借碗遮掩,轻轻扬唇,魏衡……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

确定他喝完,他这才不吝夸奖一番,偷香一记。

魏衡离开后,楚时继续看书。

青衣若要做官,全靠有威望者考察,推举,学子若是想得到赏识,多半是写一篇文章,找一个“巧合”,投给心中敬重大儒,若得赏识,便平步青云。

中原内外,以家族宗亲领姓而聚,察举者多照顾家族后辈,或以人情换之,无背景靠山的才子多求报无门。

后十年,学子将投文章的对象改成了皇族,或地位高崇者,这种人一般权利大,地位高,手中察举的名额多,就算往上走的名额分给了家中后辈。

文章若得赏识,也有被提拔的机会。

有时得到的赏识,甚至超过州县长官察举所得。

故而引来众多学子趋之若鹜。

学子意得满腹经纶,多傲骨,瞧不上趋炎附势之辈,同辈学子中多有不同论调者,后学者分为两大学派,一派投石问路,一派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