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就到了立秋,一场秋雨落下来,早晚已经有了凉意。

天一凉,团扇卖的就差,接连两日下来,周清言都没能卖出一柄。

于氏索性不再绣团扇了。正巧席府也送了做秋装的料子来,她便腾出手专门给席家大小姐做秋衣。

周清言也终于得了空,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绣坊。

她蹲在离绣坊不远的大树下,看着进进出出的人。

长风镇只有一座绣坊,里面养了十余个绣娘,也有像于氏一般的妇人,在家中绣好了绣品,再送过去一并交由绣坊去卖。

绣坊里既有成品,也会接镇上各家的绣活,每到了换季的时候,绣坊的绣娘们都忙得厉害,偶尔做不完的时候,就会分给如于氏一般的妇人。

这些年里于氏也接过几回绣坊分派的活计,都是给哪家的夫人小姐绣衣裳。绣坊要的急,她总要熬上几夜才能做完,而绣坊给的价格又极低,除了于氏这样需要养孩子的,根本没人会接。

今年绣坊里倒是没有找来,想来是认为于氏将绣品擅自拿去卖,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背叛。

周清言从四平那里得知,这几日镇子上有个叫黄三的男人失踪了。

那黄三既无父母也无妻儿,去报官的是他的一个债主,说他欠了自己三两银子,原本说几日之前就还,可眼下约定的日子早就过了,他亲自上门去讨,却发现黄三并不在家。

“青天大老爷,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债主哭丧着脸,“那黄三一定是因为不想还钱,所以才跑了的!”

邹县令听得不耐烦:“想出城须得有过所,他黄三没有,根本出不去,想来还是在哪里藏着。你与其在此处抱怨,不如去他常去的地方找找,指不定是醉倒在什么地方了。”

说完他便让四平将人带下去,开始应付下一桩案子。

四平将债主连拖带拽地拉出了县衙,债主口中却一直说黄三一定是逃走了。

“那人说黄三前次见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很快就有钱了,到时候一定把钱还他。”四平对周清言说道,“他还见黄三那几日出手阔绰,买了醉仙楼的酒呢!他以为黄三不知在哪里发了财,还以为过两日自己的银子就回来了,没想到黄三如今不知所踪。”

周清言挑眉:“黄三之前见过什么人,他有瞧见么?”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四平摸了摸脑袋,“小姐若是想知道,小的再去问问他。”

周清言点头:“等问清楚了再来告诉我。”

其实她大可以一把火把绣坊烧了,可这样难免会连累到无辜的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