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故事虽然说的是一个物象,就是说钱这个东西可有可无,没有就没有流通,没有活跃性。但它又很恶心,本来谁也没花钱,谁也没挣钱,当然就是一个人吃了一坨屎,你说恶心不恶心,但GDP涨到了2,000万。
所以经济学家提的什么理论,不一定有实质意义而且忽视了人的本性。或者说,货币使人脱离本性。
股票从生到死都是带着邪恶和犯罪来的。他们完全是背离了存在的意义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这一准则。
他们就是为了某些人的恶而准备的。
打住不说题外话。
两个总统在赵小同的规劝下,又提出把他们两个经济不太强的两个州进行一番改造。
两个总统同意,国会的都同意,因为他们也看到花了4000亿回来8,000亿的效果,再花个2,000亿改造两个小城镇不是个事。
有了上一次的前奏,参与竞标的还是这七家公司。等竞标下来后,他们直接和伯尼斯谈判了,我只要5个亿,你干吧。这一次他们连人都懒得招了,只为分这5亿。
奇葩的社会。
他们虽然知道伯尼斯是总统的儿子,但他们就是敢这么干,而伯尼斯知道赵小同是要改变,而不是要在短时间内和他们争个长短。
因此他改造的两个州的人口暂时迁出。妥善安排后,花了两个月时间全部改造完毕可以进入新居。
这一改造,一改往日小镇上的街道,宽窄不定,污水到处乱流,下水涌堵,整个街上臭气熏天的惨状。
原本两个小州都是因有名胜古迹而发展起来的,本来来这两州游玩的人较多,见到小镇建的如此金碧辉煌,配合上名胜古迹,更觉小镇的典雅可爱。许多游客也想来此定居,但问到建材时只有鸿东戈才能有这种砖,问建不建,对于伯尼斯来说,小于十套都不待开口。奈何现在除了千亿级市场外一般没什么活做。
伯尼斯问自己内部人,有没有人愿意挣外快的。肯定有啊,歇也是歇着。再加上都是机械操作,人员不是很累,干就行了,福克斯招呼了三十几人把这项工作给包下来了。
按照建筑主的设计要求,三下五除二把房子建成,把水电安装好,结算70万,走人。哥几个回来一算,出去四五天除了建材玻璃等厂里的原材料外,每人出去挣了两万多元。当然机械使用费没计,反正机械在。这使得走穴之风盛行了起来,这也带动了一部分民用市场。
而伯尼斯村里边的玻砖厂也能开始生产了,这就更方便了京城的住户使用建材。当然也方便了洪荒聚能建筑队里走穴和干私活的建筑小分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伯尼斯村中的玻砖更具备玻璃的特征,更防水也更闪亮,伯尼斯村中的玻砖卖的比洪荒聚能厂里面的贵了5元,而且两者选用的颜色也不一样,伯尼斯村里的更黄一点。人们选这个的更多,因为这样才更能彰显富贵。而有钱人家要的就是不一样,怎么能和贫民窟相比呢?
不过贫民窟区已成过去时,但熟悉的人仍然带着鄙夷色彩。
由于波尼亚和泰勒康的契合度很强,波尼亚给群众发钱,这一事被泰勒康推崇备至。
而财政收入比预算多出来的钱,他们用于了改造两个州,赵小同又收入了1,900亿。
新型礼花弹已列装到了军队上,这一次是按赵小同说的市场价15万采购的,10万枚碳纤化礼花弹。
并又采购了一万架十万价格的碳化外壳的无人机。续航里程都在2万里以上。
波尼亚可是听说无人机自己人都杀,好像远程无人机只听赵小同的指挥,但他又不敢明说,怕言多惹祸。
自己任上把毒贩组织清除,又对警界和税务大换血,这是千古流芳的事儿,可别整出了什么幺蛾子,毁了自己一世清名。
所以当于斌提出要建一支属于警察自己的无人机队伍时,他没有反对,但于斌说要从大华国招人,他有点犹豫,就向泰勒康征询意见。泰勒康说:“问问他有什么原因吧?”于斌说:“招2万人,主要洪荒聚能自己用,并不一定是警方用,只是以警方的名义去大华招募。再一个大华人注重细节,善于操作无人机,不像鸿东戈人能把自己人干死。”言外之意那次真的是事故。
波尼亚说:“你是在大华国,说是鸿东戈警方用人,在国际上也是警方用人,实际上是你们自己要建个无人机队伍吧。那么工资呢?工资也是你们出吗?”
于斌说:“是的。”
波尼亚说:“不过,这个事儿传出去可不太好。你自己的私人军队,私人警察还是安保队?再说,真关系国家安危时,你们会为鸿东戈而战?”
于斌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