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站在医院的缴费大厅里,一脸为难。
“怎么办啊,老太太那里能有200块钱么?”
谢大光叹气摇头,“不可能有那么多了。”
王翠莲皱着眉头,“去找谢甯吧。”
“小浩可是她的亲弟弟,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小浩出事儿吧?”
“200块钱对谢甯来说都不够吃顿饭的,你跟她要2000。”
旁边排队缴费的患者家属,听到两人的谈话内容,纷纷转头看过来。
那眼神儿里带着嘲讽自是不必说。
“呵呵,又是重男轻女的。”
“一看就是农村人吧,传宗接代啊,多重要啊。”
“我家里是两个闺女,争着抢着孝敬我们,现在一个月给家里300块钱,别提我多幸福了,这不买药来我都不敢告诉她们,就怕她们从大城市里回来。”
“儿子不儿子的,家里又没有啥大财产让他继承的,又没有皇位,所以说,闺女也是好的,只要把闺女笼络好,那以后的日子就好说喽。”
王翠莲和谢大光听到这些人的交谈声,对视了一眼,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
两人在大凌村里是横着走,想咋闹就咋闹,可是在宁县就不敢。
这么大的县城能人很多啊,不知道会惹到哪个人。
她们可不敢太过了,万一给儿子谢小浩招惹麻烦怎么办?
两人这种吃软怕硬的品格贯彻得很彻底。
不管旁边的人怎么说,两人就当是耳畔风似的,听不下去了,就躲开了。
这一幕被肖强的手下人看到后,汇报给了谢甯。
谢甯刚跟蔡神医蔡凤华晨练完。
此时她正坐在屋子里松筋骨,喝着热汤,看着关于中医药的书。
当她听到谢大光和王翠莲是怎么拼尽力气地送谢小浩去医院,又是怎么忍辱负重地躲开那些嘲笑她们的人群时,心中冷笑。
果然啊,那两口子把谢小浩当眼珠子似的疼,还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再对比她小时候感冒发烧时,躺在厨房的地上,被烧得迷迷糊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