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新的宣纸问世

江晚正在河边忙着清洗构树皮。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构树皮已经泡好,将上方的一些多余石灰和杂质清洗干净。

洗完还需要蒸煮两天两夜,光明山庄这里每日都有很多落叶落枝,有足够的柴火。

江晚直接用石块在小溪边架起一口锅,派了个人专门看着,蒸煮了两天两夜。

与石灰泡皮的作用一样,蒸煮进一步降低构树皮中的木质素等杂质,使得做出来的宣纸更加不易破损。

正常情况下,蒸煮完成需要晾晒七至八个月,江晚没有那么多的耐心,直接用笼屉烤干。

烤干后清洗一遍杂质,捶打压实,随后加入草木灰,碱蒸一夜,再次祛除构树皮中的一些杂质。

龙楚寒自从知道江晚在做新的一种柔韧度光滑度平整度更好的宣纸后,只要没事就会来光明山庄看。

虽说他贵为一国之君,从不曾亲自动手做过纸,可制纸的一些基本程序,他还是很清楚的。

见江晚这般蒸煮又烤干又捶打的,甚至还加入草木灰,如此之麻烦,看得他忍不住皱眉,这种造纸之法,真的能够在云溪国推崇下去吗?

碱蒸一遍后,构树皮基本上算是处理好了,江晚拿起镰刀,将捶打好的构树皮切碎方便打浆。

考虑到纸张的柔韧度,纸浆中还需要加入一定量药材,一般情况下像阿胶之类的有延展性的药材。

不过,日后这种纸张用在报纸上,加入阿胶成本太高,江晚选用了像杨桃腾、山鸡椒树枝等富含粘稠性的胶质物质。

今日她用的就是杨桃藤,取一定量的杨桃藤,切碎,用水漂洗,榨出其中富含胶质的汁液用做纸药,并将纸药加入纸浆中。

这样,纸浆算是制作好了,只剩下最后一步捞纸了。

考虑到日后报纸做得可能比较大,江晚直接征用了农户家床上的藤编席,简单做个支架,就开始捞纸了。

捞纸这天,龙楚寒和梁迟都在,江晚毫不客气征用免费壮劳力。

毕竟藤编席那么大,她一个人根本施展不开。

龙楚寒和梁迟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纸,不但没有计较江晚,反而跃跃欲试。

在江晚的指挥下,龙楚寒和梁迟除了第一次的配合不够默契意外,剩余的几次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