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大家从227章重新看,前面几章重新做了修改,这一章可以不看,明天会修改)
建兴二年春,料峭春寒尚未褪尽,蜀汉大地却已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刘禅端坐在成都皇宫的龙椅之上,神色凝重。殿下群臣,亦是面色沉郁,窃窃私语间,满是忧虑。
“报——”一声急促的传令声打破了殿内的沉闷。信使慌慌张张地奔入殿中,扑通一声跪地,“启奏陛下,大事不妙!曹丕联合孙权、辽东鲜卑国王轲比能、南蛮孟获等,共起五路大军,共计五十万,气势汹汹,欲攻伐我蜀汉!”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群臣惊愕失色,有的交头接耳,有的面露惧色。刘禅强作镇定,深吸一口气问道:“你且细细说来,这五路大军分别从何而来?”
信使赶忙禀道:“第一路,乃辽东鲜卑国国王轲比能,起辽西羌兵十万,从旱路直奔凉州武威郡;第二路,是南蛮孟获,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建宁等郡,以击西川之南;第三路,曹丕任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攻打潼关;第四路,曹丕派车骑将军张合,引兵十万,自宛城出兵,进攻上庸;至于这最后一路,吴王孙权率大军十万,攻两川峡口,取江陵。五路并进,来势汹汹啊陛下!”
刘禅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蜀汉新主初立,百废待兴,如今却遭此强敌,该如何是好?他的目光在群臣中逡巡,试图从众人脸上寻得一丝对策,然而,映入眼帘的皆是茫然与惶恐。
“众卿家可有退敌之策?”刘禅的声音回荡在殿内,带着一丝急切。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率先应答。半晌,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拱手道:“陛下,敌军势大,我军若贸然迎敌,恐难取胜。依老臣之见,不如遣使求和,暂避锋芒。”
“求和?”刘禅心中一凛,“我蜀汉堂堂之国,怎能不战而降?此举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这时,又有一臣出列:“陛下,可征兵调将,分兵五路抵御。”
刘禅沉吟片刻,摇头道:“五路敌军,来势迅猛,我军分散兵力,恐会被各个击破。”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唯有殿外的风声,呜呜作响,似在为蜀汉的命运悲歌。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刘禅猛然想起一人,心中顿时燃起一丝希望。他霍然起身,大声道:“速速有请丞相入宫!”
此时,丞相府内,诸葛亮正手持羽扇,静静地凝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地图上,蜀汉的山川关隘、城池要道,皆历历在目。他的眼神深邃而沉静,仿佛已洞察天下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