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仍不知自己努力即将白费的牛组长,正在开一周一次的归零例会。
主持会议的仍是王军李想这两位总师,各负责人和各组组长共同参与。
照理,简短的开场白后直接进入正题。
各组汇报工作进展状况。
从试车工程师组,到设计与工程组,然后通信与数据链路组,最终,是工作重点——归零组。
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努力瞪大眼睛,试图让厚重的眼袋不那么明显,然后振作精神开始汇报工作进展:
“我们故障分析小组的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计划进度的75%,相比于预期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半。”
“针对故障分析,我们测试了七种模型,包括但不限于FTA、ETA、FMEA等模型,其中有一种基本完成了对发动机的故障重现……”
“‘基本’重现?”李想突然出声打断,语气较为严厉。
汇报的中年男人愣了一下。
王兵见状,带着笑容补充道:“没事,你解释一下你们实现的‘基本’重现就行。”
“好的。”
中年男人这才用力地眨眨眼睛,再次振作精神,继续解释说:
“因为原因出在发动机,我们的重点也就集中在发动机。根据重现的故障数据来看,发动机的各项参数基本符合了遥二发动机停机前的情况。”
说到这儿,他的底气像是不太足般,补充道:
“但不是完全符合,毕竟氢氧打洞机的涡轮泵,一头是极低温的泵,另一头是高温的涡轮,这让发动机在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尤为复杂……地面测试,和实际升空也有一定差距。”
“的确。”王兵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其中的困难,转而看向李想这个搞技术的是什么想法。
“基本重现用的是哪个模型?”李想缓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问。
“FMEA,嗯它的表现比较好。”
“FMEA啊……”李想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多余表情,但眉头不自觉微微皱起,手指停在桌面上轻点。
这一模型,也就是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最早由美国军方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引入,不仅能够预测,也能在故障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识别可能的故障模式。能用这样久,在可靠性上自然有其优势。
“这个故障模型,你们得到符合之前事故的概率是多大?”
“70%还是有的。”中年男人的声音不大。
见状,李想把想说的话又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