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人闻言,看来是自己说对了!又信心满满地说道:“澹台小姐还造福了一方百姓,惹得起感恩戴德,实在是有文人风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部分新晋的贤才们都有着这般功绩,否则凭什么入朝为官?
小主,
魏无忌与澹台明月对视一眼后,彼此都从对方脸看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尽管他们心里十分清楚那位老臣所说的话纯属无稽之谈,但两人却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一般,同时露出了笑容。
如果澹台明月的方案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其影响可远不止让某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受益这么简单。
此时,只听得魏无忌用他那充满威严的嗓音说道:“嗯,蒋大人,您刚才所言真是精彩绝伦啊!说得本王心中无比欢喜,若不赐予您一些东西,实在是说不过去呀。”
这番话语响彻在宏伟壮丽的大殿之中,在场的众多官员听闻此言之后,先是一愣,随即便面面相觑起来。因为此时此刻,大家正在严肃认真地商讨着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怎料画风会如此突兀地发生转变,一下子就成了要赏赐臣子的场景呢?
就在众人心生疑惑之际,魏无忌稳稳当当地端坐在高高在上的王座之上,再次开口喊道:“蒋大人。”
那位被点名的蒋大人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应道:“臣在。”
紧接着,魏无忌一脸平静地继续说道:“本王考虑到您年事已高,为国操劳多年也是辛苦了。所以呢,准许您辞官归家,安心颐养天年吧。”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顿时一片哗然,人人皆面露惊色。这哪里算得上是什么赏赐啊!明摆着就是要将这位蒋大人罢黜官职!
听闻此言,蒋大人面色惨白如纸,浑身颤抖不已,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向地面,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响:“王上啊!微臣对国家忠心耿耿,尚有精力可为国尽忠效力呀!”
然而,面对蒋大人如此恳切的哀求,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魏无忌却是连眼皮都未曾抬起一下,仿若未闻一般,只是一脸冷漠地朝着身旁站立着的千面轻轻挥了挥手。
就在这时,只见那千面微微仰头,嘴巴撮起,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竟然吹出了一声尖锐刺耳的口哨。哨音未落,原本静静伫立在百官身侧的王家守卫之中突然有两人迈步而出,他们如同两只凶猛的恶狼一般,迅速冲到蒋大人身前,一人抓住一只胳膊,用力拖拽着这位可怜的老臣便朝殿外走去。
被强行拖行之际,蒋大人依然不肯罢休,口中仍然大声呼喊着:“王上啊!千万不要被那些无知小儿所蒙蔽欺骗呀!”他的声音凄厉而绝望,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令人不禁心生怜悯之情。或许是觉得蒋大人的叫喊太过吵闹烦人,千面见状再次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于是乎,又有两名王家守卫快步走了出来,二话不说,直接抬起蒋大人的双腿,与先前那两人一起合力将其硬生生地抬出了大殿之外。
眼看着蒋大人就这样被毫不留情地驱逐出了朝堂,朝堂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就在众人皆噤若寒蝉之时,突然间,一名谏官从百官队列之中挺身而出。
见他步履坚定地走到殿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拱手抱拳高声进谏道:“王上,此举恐怕有所不妥啊!王上今日之行为,想必史官定会如实记录下来。待到后世之人翻阅史册之时,又将会如何评价您呢?”说罢,这名谏官一边叩头不止,一边还偷偷瞥了一眼位于御座不远处的史官。
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那位史官自始至终都是低垂着头颅,对于谏官的话语以及目光丝毫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此时此刻,史官的内心早已是叫苦不迭、暗骂连连:“好你个不知死活的谏官,自己要进谏就尽管去进好了,何苦非要把我也拉扯进来?我可不比刚才那个蒋大人,若是稍有不慎触怒了圣上,我只怕小命难保啊!”
“嗯,不错,身为谏官敢直言不讳。”魏无忌的表情让百官们看不出喜怒。
那位直言的谏官也是抬起头来,毫不畏惧地和魏无忌四目相对,他不担心王上惩处他,哪怕是赐死他都认了!但此时雪国正值危难之际,王上绝不能受小人蒙骗!
魏无忌并没有像之前那般直接让人将其拖出去,反而开口问道:“刘大人,不怕本王将你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