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负荆请罪

借印泥是刘若彤让何燕去的,张会计磨磨蹭蹭地从抽屉里拿出来时,一脸失望的表情。

何燕大大咧咧地也没注意,说了声谢谢张大哥就欢天喜地跑回西屋了。

张会计只好锁上办公室的门回家了。

天刚擦黑,其他几个村儿的知青也都纷纷赶到了。

人多屋子小,根本坐不下这么多的人。

在何燕的提议下,大家都到院子里,围坐在大杨树下那块大石头棋盘边上。

现在大队部的人都回家了,整个大院儿除了一帮子北京知青没有旁人。

但出于安全考虑,王斌还是压低声音把这件大事详细地讲与众人。

说完后还给大家鞠了一个躬,说是代支书和乡亲们感谢大家!

众知青插队到这里已经一个来月了,整日随社员们下地干农活儿。

曾经的幻想、初次下地的新鲜感和年轻人特有的亢奋,早已被繁重而又重复的体力劳动消磨殆尽!

现在,终于有一件“大事”可干,立刻点燃了他们心中那团快要熄灭的青春之火!

相较于手里的锄头,他们更热衷于充满激情的战斗!

所有知青都被支书的义举所感动,纷纷表示为民请愿是他们这些知识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人提议,先把联名谏言书送上去,如果没有作用,大家就一块儿去找公社领导面谈。

可有的人坚决反对,说这么做无异于逼宫!

而且说不定他们连领导面都见不到!

这种谏言最重要的是向上级真诚地阐述事实,这要比冲动的聚众行为更容易让领导接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压抑的争吵声回荡在空旷的大院子里。

最终也没吵出个章程!

最后王斌决定,先把谏言书送交公社再说。

书信中有详细的事件说明和利弊分析,还有我们所有北京知青为民请愿的一腔热情!

为公不为私,料想公社领导们不会置之不理。

众人也没有其它更好的主意,也就同意大家先署上名,明天呈交上去再说。

逐个儿签上名字按上手印之后,纷纷起身告辞各自回村。

嘱咐王斌一有消息,马上通知他们。

第二天一大早,王斌借了支书的那辆二八大杠,在支书的目送下去往公社呈送谏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