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这一切似乎要追溯到那倾国倾城的苏妲己踏入宫廷之后。
自那时起,那位曾经威震天下的大王便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在苏妲己的蛊惑与挑唆下,变得残暴不仁、六亲不认。
先是一位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惨死于大王的屠刀之下。
紧接着,就连大王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面对如此境况,朝中众臣无不痛心疾首,而其中尤以比干丞相最为焦虑不安。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比干就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大王迷途知返。
然而,历经了诸多悲剧后,他内心深处那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也逐渐黯淡直至消失无踪。
犹记得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纣王一见自己前来,顿时怒不可遏地开始大声呵斥和责骂起来。
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大王面前。
不仅如此,他甚至提出可以邀请国师一同前来,并找来当日负责看守监狱的狱卒当面对质,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起初,眼看大王已被他的说辞所打动,即将改变心意之际。
谁知那狡猾如狐的苏妲己仅仅用了两三句花言巧语,便轻而易举地再次拨动了大王的心弦,使其态度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那一刻,比干丞相只觉浑身乏力,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涌上心头。
他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那些已经逝去的同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