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洗刷冤屈(四)

谁知那乞丐竟是个酒罐子,大舌头,得了酒欣喜不已,大闷三口,以头跄地,说起胡话来。

说自己是琅县人士,码头为生,日日替人偷粮食,从祁县偷到琅县,偷的粮食不下万石,谁知遇到劫匪,黑吃黑,自己被丢下水,被人救起来辗转来了这儿。

刘锜说这人是疯子,拉着孔先生入府,醉酒睡去,孔先生入了心,夜里溜出来找到那乞丐问话,越问越心惊,酒醒了大半,考虑了一夜,第二日展开信纸写信,叫人送去琅县。

刘锜见事成,又叨扰两日,回宛县回话。

…………………

京都。

谢高这两日总觉得不得劲儿,因着洪灾,他们这些人日日上朝如上坟,往日总有人同他一道抱怨唉声叹气,可不知何时起就变了。

比如今天,他在外听到里面议论纷纷,可一走进去,便立刻安静下来,这就罢了,还可以说是他官威厚重,可那些若有似无带着忧愤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莫非,自己宠爱小妾的事儿被这些人知道了?

想到此,他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确实不光彩,他垂头用余光扫到王祈在一旁,松了口气。

“王兄,也不知道今日朝会陛下心情可好些……”

往常也是如此说,王祈便会附和,毕竟他也担忧,可今日,王祈清了清嗓子,竟然用他那一向正经的语气戏谑道:“哦?怎么谢尚书还担心这个?”

这下,谢高心一沉,完了,看来真是小妾的事儿被知道了,多半是王氏给娘家去了书信,他的妻王氏是王祈的堂妹。

“王兄,何必如此揶揄我?我不过一时,呃,迷了心窍,王兄当年不是也……”

王氏曾在床笫间提起她这位正经的堂兄,前两年也因着妾室的事儿,同正房娘子闹呢,说起来都是二五八两,谁差谁呢,不过是犯了男人都犯的错。

“我哪有谢兄这么心胸宽广,乐善好施啊,一点也比不得…”

这次谢高倒听出点苗头来了,乐善好施?他在说什么?

想要再问,可王祈已经避开他,竟然朝着陈皋去了,两人一碰头,后者甚至愤愤瞪了谢高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