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功被擒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京城,无论是朝堂还是江湖,皆为之一震。东厂,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权力机构,如今随着赵元功的落马而风雨飘摇。而李志,这位初露锋芒的书生,正逐渐走向朝堂与江湖的风暴中心。
皇帝亲自下旨,将赵元功押入大理寺,由三法司会审。赵元功一案涉及甚广,从东厂私自扣押商船税银到暗中操控江湖帮派贩卖私盐,罪行累累,证据确凿。
赵元功的下场,既是李志运筹帷幄的结果,也是皇帝对东厂的一次清洗。
朝堂之上,满朝文武众说纷纭。有人为赵元功求情,认为其为朝廷效力多年,不该因一时之过而全盘否定;也有人认为,赵元功的权力早已过界,如今的惩处乃是顺应天理。
而李志,则站在幕后,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很清楚,赵元功倒台之后,权力的真空地带必将引来无数觊觎者。
锦衣卫的指挥使职位空悬,皇帝需要一个新的领头人来稳定局势。几位勋贵大臣纷纷推荐人选,但皇帝却迟迟未作决断。
这时,李志在暗中推举了陈默,并通过手中掌握的证据为陈默开道。陈默在过去数次行动中表现突出,且与东厂势不两立,正是皇帝用以制衡东厂残余势力的最佳选择。
最终,皇帝下旨任命陈默为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这一决定让朝堂上不少人措手不及,而李志的影响力也因此进一步扩大。
赵元功倒台后,他控制的江湖势力瞬间土崩瓦解。潜龙渊的余党、百草堂的中立者,以及其他各大势力,纷纷趁机掀起波澜。
“江湖又乱了。”李志坐在百草堂的议事厅中,面前堆满了关于江湖各地的情报。
白崇武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咕哝道:“赵元功这老贼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烂摊子还真不少。这几天各地的镖局和商会都在闹,真是乱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