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晨雾未散,紫禁城上空隐隐透出一丝肃杀之气。朝堂内,官员分列两侧,气氛却异常沉重。昨夜关于东厂押送物资被伏击的消息已经传开,赵元功的脸色比这雾气还要阴沉。
“陛下!”赵元功上前一步,重重叩首,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怒意,“臣奉命护卫京城治安,却被一群不明身份的江湖宵小挑衅。更可恨的是,这些人胆大妄为,竟胆敢袭击东厂的物资队伍!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若不严惩,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朝廷威严?”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听起来似乎正义凛然,实际上却是想逼皇上下令对江湖势力大肆清剿,好为他东厂找回颜面。
皇帝低头品茶,神色未动,只淡淡开口:“赵提督,朕听闻你此次押送的乃是东厂的私物,非朝廷公事?”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哗然。
赵元功额角冷汗滑下,但他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虽然物资确有部分是东厂自用,但护送此物也是为朝廷分忧。东厂肩负着查奸除恶的重任,物资被劫对朝廷大局不利!”
皇帝冷哼一声,放下茶盏:“既然是东厂的私物,赵提督又何必大动干戈?你手下人马众多,难道连几名江湖人都对付不了?”
赵元功一时间哑口无言。
这时,户部侍郎徐子涵站了出来,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另有隐情。据臣所知,伏击之人并非纯粹的江湖草莽,而是有人暗中组织。倘若背后另有高人,赵提督一味清剿江湖,只会激化矛盾,徒增乱局。”
徐子涵的言辞滴水不漏,暗中却为李志化解了不少危机。他心里明白,李志并非真心想与朝廷为敌,而是针对赵元功的独断专行。
皇帝听后点点头:“徐侍郎所言有理。赵提督,此事朕命你彻查幕后主谋,但不得滥杀无辜。若再有类似事件,朕可不轻饶。”
赵元功咬牙应下,心中却已杀意涌动:“李志,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密林中,李志和柳小蝶正在与江湖中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凌云阁的沈青锋率先开口:“李公子,昨夜一战虽大获全胜,但东厂定会有后续动作,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