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这人胆子可真肥,敢跟皇上对着干,就为了把事儿整明白,这股子劲儿,那是真没得说。肚子里有墨水内涵风雅,用道德济世,为老百姓谋福利。在朝堂上那就是独一份儿的存在,谁也比不上!
反正就是把宋璟一顿猛夸,说他就跟老天爷专门派下来拯救大唐的神人似的,天生就懂礼,聪明得不像话。
在朝堂上那叫一个有派头,面对啥事儿都不怵,敢说真话,生死都不在乎,就一心为朝廷和百姓。
品德好得能感动老天爷,智谋就像天上的日月一样亮堂,谁能不佩服!
李巽:“姚元崇、宋璟、刘幽求,或辅相一代,致理平之化;或忘身徇难,成中兴之业。”
这姚元崇、宋璟、刘幽求那都是唐朝的大功臣,不是帮着皇上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是为了国家连命都豁出去了,为大唐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那都是响当当的人啊。
李绛:“北齐任杨遵彦(杨愔)则理,用高阿那肱则乱;隋代任高颎则理,用杨素则乱;国家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则理,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北齐任用杨遵彦(杨愔)就治理得好,任用高阿那肱就乱;
隋代任用高颎就治理得好,任用杨素就乱;
我们国家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就治理得好,
任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就乱。
你瞅瞅,这历朝历代都一样,用对人了国家就好,用错人就乱套。
咱大翀国也是,用这些靠谱的大臣,国家就稳当;
要是碰上那些聪明大于德行的坏家伙,那国家就不得安宁,所以说选人用人太重要了,小兕没想到自己的小郎君朋友们竟然成了能让国家走上正轨的关键人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兕继续补充:“白居易说过,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咱们宋开府,那是真有远见,知道不能瞎搞边功,不然国家得被折腾坏了。
他就稳稳当当地治理国家,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事儿,就冲这一点,就得给他竖大拇指!
“元稹也说过: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说玄宗有眼光,找来姚元崇、宋璟这俩大神,帮着把国家的大框架搭好了,后来又有一帮给力的大臣帮忙补漏,把国家治理得规规矩矩的,这里面宋璟的功劳可不小。
崔植:“明皇守文继体,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
唐玄宗刚接手的时候,国家乱糟糟的,后来有了姚崇、宋璟这俩得力干将,那可就不一样了。这俩都是天生的人才,干啥事儿都一心为公,没日没夜地为国家操心,把玄宗都给带上了正轨,这能力德行,那是没挑儿!
李昂:“俾畴贤相,以访遗裔。或血食不继,宗祊已芜。如(褚)遂良之委笏面诤、名垂史书,(狄)仁杰之恢复庙社、事形先觉,宋璟之文吏骨鲠、功参治平,(李)元纮之守规画一、时成有裕。”
同样这些事儿,人家一开口就显出学问来了吧?!
“杜牧也说过,宋开府璟,亦进士也,与姚唱和,致开元太平者。…… 凡此十九公,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皮日休这段更雅致: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后苏相公味道得而称之,广平之名遂振。”
他曾经仰慕宋广平做宰相,他姿态坚贞,品质刚劲,神态刚毅。
怀疑他是铁石心肠,不会说委婉谄媚的话。
然而看到他的文章有《梅花赋》,清新流畅,富丽华美,有南朝徐庾体的风格,和他的为人很不一样。
后来苏味道相公得到后称赞他,广平的名声于是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