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回 火云洞前解厄难,紫芝崖上斗心机

听到此处,如来方才明白了近段时间异事连连的根本原因,看来,是当初逃走的那些魔神恢复过来,想要卷土重来,夺取盘古世界的造化。

于是问到:“那么,除了此三人外,还有哪两位?”

“除此之外,还有黯灭魔神,也就是业火红莲的主人,掌控业火大道,可焚烧罪孽,惩罚恶业,业火所到之处,皆化为虚无。

还有掌控时间之道的太初魔神,他能操控时间的流速,回溯过去,预知未来。此人甚至有时间囚笼,能把人关入囚笼,扔到任意时空中,永世不得回归。

这些魔神,每一个都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若他们再次齐聚,盘古世界恐将面临灭顶之灾。”

如来听后,神色愈发凝重,他想起了自己三人回归盘古世界时的遭遇,难道当日三人误打误撞,进入了时间囚笼?

幸亏那时候的时间囚笼无人控制,自己三人才轻易逃脱,只是时间上相差了数万年之多。

可是,算起来,他们回来是在两万多年以后啊,难道这时间囚笼两万多年以后还在?

想到此处,不由对太初魔神大为戒备,问道:“那太初魔神的时间囚笼,可有何破解之法?”

神农沉思半晌,摇头道:“吾等也是昔日听令师祖论道,方才得之此中因缘,至于这太初魔神的其它消息,我等也知之不多,只是据闻,他这时间囚笼因为牵扯的因果太多,所以使用起来颇耗真元,因而也不敢轻易动用。

而要想补充真元,一个办法是使用混沌之气;另一个办法则是生灵血祭,因盘古世界的亿兆生灵,都是混沌之气所化,用来血祭的生灵数量越多、能力越高,则其中所含的混沌之气也越多。”

如来闻之,内心方才稍安。

轩辕黄帝在旁又道:“如今北、西、东三面皆有魔神入侵,看来,南赡部洲得早作准备才行,勿要让那黯灭魔神和太初魔神钻了空子。”

神农炎帝道:“三界之事,自有天庭管辖,我等三人还是静观其变罢。”

当下众人又闲聊多时,如来方才告辞离去。

此刻,玉虚宫中的元始天尊,亦是心潮难平。他的思绪,并非被魔神入侵的阴霾所扰,而是牢牢系在了那位于东海之滨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如来身上。

遥想封神末期的万仙阵大战,那是一场让截教与阐教彻底决裂的战斗,截教在此一战中损失惨重,通天教主至今仍在紫霄宫面壁思过。元始天尊深知,截教弟子们心中,怕是都记着这一段恩怨,对他难免心存芥蒂。

尽管此前,他已主动释放善意,将杏黄旗借予多宝道人,助其从血海之底救出无当圣母等人。这一举动,虽也夹杂着利用多宝道人制衡燃灯的私心,但不可否认,杏黄旗确确实实帮了多宝道人一个大忙。事成之后,多宝道人也亲自登门拜谢,礼数周全。

而后,元始天尊又赦免了金莲圣母斩杀广成子一事。他本就不奢望截教诸位大弟子会对他感恩戴德,但自觉这番作为,也不至于让他们对自己满怀恨意。

然而,那日金莲圣母与多宝道人自血海归来,亲至玉虚宫道谢的场景,却如同一把尖锐的楔子,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间。

金莲圣母的诛仙剑,因灭世魔神残魂入驻成为剑灵,竟当场向他讨要其余三剑。那一刻,她眼中的急切与执着,让元始天尊戒心顿起,当即改变主意,叫停了与众人的合作。

如今,东海之滨的那场激战,仿若还在眼前。多宝道人,如今已自称如来,在溟墟魔神肆虐、众圣束手之际,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救哪吒于危难,退溟墟于东海,举手投足间尽显圣人之姿。那万法不侵的丈六金身,任何攻击在其面前都如泥牛入海;无坚不摧的红莲业火,令溟墟魔神都望而却步。

再看他身侧,两位此前从未在盘古世界现身的准圣,容貌与盘古世界之人截然不同,周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他们对如来异常恭谨,举手投足间尽显尊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始天尊暗自思忖,这多宝道人定是在异域有了惊天奇遇,方能证道成圣,实力不可小觑。

当初,一个即将成圣的金莲圣母,便已让他忌惮不已,如今又凭空冒出一个已然成圣的多宝道人,怎能不让他如坐针毡,心中警铃大作。

左思右想之下,元始天尊终于计上心来。

他轻轻一招手,白鹤童子便从偏殿中快步走来,在天尊面前恭敬地垂首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童儿”, 元始天尊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且持这封贺帖前往紫芝崖,代我向如来道贺。” 说着,元始天尊将一封看似普通的贺帖递到白鹤童子手中。

这贺帖之上,元始天尊事先以无上法力,将一缕极为隐匿的玉清仙光悄然封印其中。此仙光,不仅能在如来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如同一双无形的眼睛般扫描他的全身,探测其真实修为,而且若如来有所防备,激发丈六金身的防御,也能借此一探金身的玄妙。

白鹤童子双手接过贺帖,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在怀中,深知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关系重大。他向元始天尊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弟子定当不负老爷所托,小心谨慎,完成任务。”

随后,白鹤童子化作一道流光,向着紫芝崖的方向疾驰而去。

不多时,白鹤童子便抵达了紫芝崖。

此时的紫芝崖,因为如来的回归,早已经是山门大开,云雾缭绕,梵音阵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祥和而宁静的气息。

崖前,如来一袭金色袈裟,周身散发着柔和的佛光,宛如一尊慈悲的圣佛降临人间。

白鹤童子上前拜见,口称师叔。如来双手合十,微微欠身,说道:“不知贤侄到此,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声音温和而平静,仿若春日里的暖阳,让人听了心生暖意。

白鹤童子连忙回礼,说道:“师叔客气了。我家老爷听闻师叔证道归来,心中甚是欢喜,特命我送来这封贺帖,以表祝贺之意。”说着,他双手将贺帖呈上,态度恭敬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