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安院成立一事很快便定了下来。
这件事在冀州的影响力甚至比改组内阁、武阁一事还要重大。
对于基层官兵来说,无论是之前的勋武阁,还是如今的内阁、武阁,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换了个称呼罢了。
然而,对于今安院的成立,他们心里清楚,这必将彻底颠覆军中的晋升准则。
当然以战功升迁当然还是最重。
军中的伍长、百人将压力骤增,他们平素对兵法谋略一无所知,现在要去学院进修,一个个只知道上阵杀敌的勇夫,又怎能学得进去....
那些基层郡吏倒还好,去进修就进修,更加丰富自己的阅历,毕竟他们这些文人自幼就一直在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卫报上来的反馈。
沈今安发现让所有将官都参与今安院学习,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决定差额推选。
他放出风声来,能进今安院进修的,是他的学生,才是他的嫡系,晋升军职更是优先考虑。
但是营将以上还是必须去今安院进修。
至于营将以下,差额选举名额。
此消息一出,军营中顿时议论纷纷。
那些原本对进修之事漠不关心甚至抵触的将官们,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
一百人将对身旁人说道:“当了州牧门生!日后前途还会差吗。”
“州牧大人可是亲自担任今安院院长!”
....
一千人将对几位下属道:“我听到点风声,这次入学今安院的,都会被提拔重用,你们要争取,不要因为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就错失这么好的机会!”
“州牧大人也是为了我们好!”
....
一伍长站在自己的营帐前,眉头紧锁道:“这怎么办,我只会打仗,那兵法谋略我是一窍不通啊,可这今安院...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