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比你家大人信上写的还好。刘寅写请帖写得干巴巴的,实在不像诚意相邀的意思。”
小吏惶恐道:“公子抬举小的了!小的所言,都是秉承大人之意。大人平日忙于公务,行文一向以简便为要,今日写了这么多字请人,还是头一遭呢!其言虽少,其意却诚,等公子和大人见了面,就知道啦!”
王扬打量了一下小吏,颇觉有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姓章,贱名一个福字。”
“读过书?”
“在公子面前哪敢称读过?只是瞎看罢了。”
王扬一笑:“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小吏想了想,喜道:“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我家大人早就备好了美酒,等公子品鉴。公子这边请!”
......
长史府后院一方小菜地,刘寅身穿褐衣,脖上搭一条湿巾帕,手拿锄头,正在除草。两个侍卫站在菜地外,一个向桶里舀水,一个蹲着摘菜。
“大人,王公子到了。”
刘寅有些讶异,直起腰转过身,看见一个黑衣少年,笑容晏晏。贵气内敛之中,又带几分俊采飞扬,便向对方点了点头。
王扬也点头示意。
刘寅走出菜地,将锄头和巾帕交给侍卫。
王扬拱手一礼:“长史大人好兴致。”
刘寅还礼:“公子见笑了。平时事忙,见阳光的机会少;又是刀笔吏出身,不太读书,得闲就种种菜,晒晒太阳,活动一下筋骨。刚才摘了几样我自己种的菜,一会儿上桌,公子尝尝看。”
“好啊,我带了只六合居的烤鸭,添道菜。”
“正好,我听说六合居的烤鸭不错,还没尝过。公子稍候,我换一下衣服就来。”
“大人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