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惊又佩!
这是越写越神了!
竟然在联句中暗应侍女夺花之言!以兵喻花,取旁人之花为己用,可不就是“拜为大将军,诸将以兵属”嘛!
侍女问:“此两花何从取?”
王扬先指魏况:“十万出雁门。”
魏况心惊。
再指柳憕:“十万出代郡。”
柳憕失色。
两人身后侍女从桌上各取两花,放在王扬桌案上。
柳憕鼓起勇气,仿佛不认输的骑士般对王扬再次发动冲锋:“纷挐必纵剑!”
乐夫人赞道:“好句!”
乐湛点头,心道:“此句确有气骨。”
连谢星涵也觉此句接得不错。纷挐即指两军相交,混战之状。此句表面写少年带着大军与匈奴厮杀,每战亲自纵剑斩敌,但其实不正好暗应他自己面对王扬时虽不能敌,但仍然敢于亮剑嘛!
必纵剑,一个必字,令人唏嘘。
王扬略一沉吟,看向柳憕,叹道:“无有完肌肤。”
一语双关!
尔虽纵剑来战,然到头来亦遍体鳞伤。
柳憕只觉胸口中了一箭。
不!不是一箭,是好几箭!也不是胸口,而是全身!不射成筛子,怎么叫“无有完肌肤”?过往被碾压的一幕幕场景涌上心头,柳憕心气一断,再次溃退下来。
魏况强作镇定道:“杀伤大过当!”
大过当,大致超过相当数。
这句诗也是话里有话。
表面上说少年带的大军对匈奴的杀伤人数超过自己军队的损失,但实是说,别看你王扬虽然占了上风,但在联句交战中,双方互有得失,我们这一方并没有完全被你压着打,其实是互有杀伤,只不过你能“大致过当”而已。
王扬轻轻一笑,挥手道:“胡王尽北逐!”
“好!”谢星涵带头鼓掌。座中俱是心服。
以“尽”对“大”,让王扬这么一接,“大过当”就不是“大致过当”,而是“大大地过当了”!那被北逐的胡王说得是谁,不也很明显了吗?更妙的是一个尽,还明显不是一个胡王。
魏况、柳憕两个难兄难弟张口结舌,失魂落魄,不能再置一辞。
众人都看向王扬,等他给这首诗来一个漂亮的结尾。只是这诗已经写到这个份儿上,真的能贴切地收回来吗?
王扬脱口而出:
“大军还塞日,饮马长城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座中俱是一震!
乐湛心道:只此一句便扣回主题,果然笔力雄健!如此做结,也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