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婶急匆匆的喊人,甚至不顾形象的啪啪打巴掌拍门上。
还好现在的学校并没有后来那么普及,强制的义务教育好似要等到十几二十年后,所以相对来说,普通的学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开学仪式。
等大家入座吃早饭,施燕云说:“这么早,出版社有人上班吗?”
施铭芳喝一口咖啡,点头道:“平时肯定是没有的。这次也是因为拜托了里面一个编辑,他到时候领着我们过去。所以正好都放在这一天,我们到时候先一起去出版社,他收了稿纸,放出版社里后,再领着我们去学校。”
施铭芳早上没什么胃口,喝了咖啡,吃了鸡蛋就回房间,再检查一下稿件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去学校的文件有没有漏带的。确认无误后,再带着东西,桂婶拉着施燕云,春杏拉着徐中元,一起出发。
大清早的,黄包车并不多,差点儿迟到。
施铭芳气哼哼的,“以后有钱了,高低得买一辆车开着。你看这天冷天热的,还是有车舒服。”
“太太,您还是歇着心思吧。一辆车二手三手的也有小几千块,油钱也要钱的。咱家哪里有的。不要想这些,还是想想一会到学校怎么说。有推荐信,有介绍人了,还要不要面试的?”
施燕云猜,面试可能还是要的,就是看面试能不难,是不是走个过场了。
出版社的编辑人很和蔼,施铭芳让施燕云与徐中元叫人:“叫苏伯伯。”
“哎呀,你太客气了,孩子真可爱啊。咱们这路上聊,离这有点远,我在跟你交代交代的。”
学校离出版社有点远,但是从现在施家的角度来说,其实还算好。从他们家巷子出来走到大路上,一条路直上坡顶,在跑马那一片,就是一个小学校。
学校算是有慈善性子的,办学也是想让更多的贫穷百姓家的孩子有书读,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上学,因为大部分是不收钱的,没有学杂费,书本费这类的也会有人捐赠,有时还会派发社会救助包裹,所以并不赚钱,自然名额有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