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娥定睛一看,还真是薛小姐身边的丫头,似乎叫做阿萱。
瞧着二人径直往自家食摊走来,梁青娥忙迎上去,笑容满面:“这大热的天,阿萱姑娘和这位妈妈怎么亲自过来了。”
阿萱接过婆子手中的包袱,笑的温和:“崔大夫昨儿往家里送的解暑汤,我家小少爷很是喜爱,只他年岁太小,不宜喝太多寒凉之物,这不,咱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想请大娘帮忙熬煮。”
说完,她又取出一串铜子,亲手递于梁青娥:“知道你们忙,这大热天的也不白使唤你们,这是酬金。”
梁青娥忙推拒:“哎吆,这也太多了,不过几把火的事儿,当不得这许多铜子。”
叶银红当即就急眼了,眼睛盯着红线串的沉甸甸的铜子,生怕这姑娘借机收回。
好在,阿萱又把铜子搁在了小桌上,只说是她家小姐的意思,让几人不必客气。
叶银红生怕婆婆哪根筋搭错,再同阿萱彼此推让,这要是真客气的失了这些银钱,她能心疼死。
她忙拿起铜子,一把塞进食摊专用的钱袋里。
方笑眯眯接话:“薛小姐真是太客气了,福堆里长大的千金小姐,竟能体谅咱们庄户人家的辛苦不易,这样好的心肠,怪不得能投生到这样好的人家。”
梁青娥听她说的不伦不类,照她这样说,她们这些今世投生贫寒人家的,岂非都是心肠歹毒之人。
更何况阿萱还是供人驱使的奴婢,当着人家面说这个话,脑子被狗吃了吧。
见阿萱非但不生气,竟还替薛小姐谢过这婆娘赞誉,梁青娥放心之余,忙就去看阿萱带来的包袱。
包袱摊开,两只细瓷双耳水罐显露出来,接着就是三个油纸包。
梁青娥打开油纸包,只见分别是霜糖、红枣、还有银耳。
“敢问姑娘,可是要熬煮红枣银耳汤吗。”
“正是,大娘唤我阿萱就好。”
得到肯定答案,梁青娥便请二人稍作歇息,张口就吆喝林老虎生火。
幸而近段时日换卖凉面,大铁锅煮完凉面后,基本就用不到了。
梁青娥见她们带来两个水罐,估摸着水罐的容量,开始往锅里添水。
银耳拿水泡发,红枣过两遍水丢进锅中。
阿萱见红枣核都没去,正欲张口阻止,然想起临来前小姐的嘱咐,又生生忍了下去。
罢了,到时喂佑哥儿吃的时候,把红枣挑出来就好。
只是,佑哥儿真的会吃吗,想到小姐怕是空欢喜一场,一时间,阿萱满心惆怅,移开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