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高高举起屠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山众好汉如天兵天将般从四面八方杀出。喊杀声、惨叫声顿时响彻云霄。
童猛见时机已到,驾着小船如离弦之箭般冲破重重围困。他手中的船桨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他的挥舞下,虎虎生风,每一次挥动都能击退数名靠近的官兵。“宋哥哥,速上船!”童猛竭尽全力高呼,声音穿透了嘈杂的战场,清晰地传入宋江的耳中。
小主,
宋江在梁山众好汉的拼死护卫下,朝着童猛的船只奋力奔来。童猛看准时机,大喝一声,猛地伸出手臂,一把将宋江拽上船。随后,他与童威齐心协力,拼尽全力撑船,朝着江边的白龙庙疾驰而去。
在白龙庙,各路英雄豪杰如同繁星汇聚。童猛望着周围这群热血沸腾、义薄云天的好汉,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今日能与诸位英雄并肩作战,实乃童猛生平之幸。”他抱拳向众人行礼,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崇敬。众人皆相视大笑,这笑声在江面上回荡,仿佛是对黑暗世道的宣战。此役过后,童猛之名在江湖中愈发响亮,成为了众人传颂的英雄豪杰。
宋江决意攻打无为军,以报黄文炳的陷害之仇。童猛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愿独自承担起深入无为军城打探消息的重任。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乌云遮蔽了月光,江面上伸手不见五指。童猛驾驶着一艘看似普通的打渔快船,悄然靠近无为军城。江面上的雾气弥漫,为他的行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隐蔽。
童猛仿若暗夜幽灵,在城中的街巷中悄然穿梭。他巧妙地利用自己对环境的熟悉和敏捷的身手,避开了一队又一队官兵的巡逻。当接近黄文炳府邸时,他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壁虎般爬上墙头,小心翼翼地窥视着府内的一举一动。只见府内灯火辉煌,守卫们如临大敌,手持兵器,来回巡逻,戒备森严。
童猛心中默默记下府内的布局结构和守卫的分布情况,正欲离开时,险些被一名巡逻的守卫发现。
那守卫似乎听到了动静,警觉地喝道:“谁?”
童猛屏住呼吸,贴紧墙面,待守卫走近,他猛地出手,捂住守卫的嘴,将其制住,低声道:“敢出声,便取你性命。”守卫惊恐地点点头,童猛这才松开手,悄然而去。
回到营地后,童猛将自己所探得的详细消息一一禀报给众人。在攻打无为军的战斗中,他率领着一众水性精湛、训练有素的兄弟,从水路如神兵天降般突袭入城。他们在水中悄无声息地接近城墙,然后借助特制的工具迅速攀爬上城,与城内早已埋伏好的兄弟里应外合,一时间喊杀声四起。
童猛身先士卒,手中的利刃在敌群中上下翻飞,所过之处,血溅当场。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他们一举攻破了无为军,成功擒获了黄文炳。
宋江见到黄文炳被缚,心中的仇恨如火山喷发般宣泄而出,对童猛等人的英勇表现更是赞不绝口:“童猛兄弟此功厥伟,实乃我梁山之福。若不是兄弟你深入虎穴,探得如此重要的消息,今日这一战绝不会如此顺利。”
童猛谦逊地回应道:“全赖众兄弟齐心,童猛不过是做了自己分内之事,略尽绵力罢了。”
此后,童猛随众人一同踏上了梁山。在梁山上,他凭借着卓越的水上本领,经过层层选拔与考验,成为了八位水军头领之一,与哥哥童威共同肩负起守把西北水寨的重任。梁山好汉众多,人才济济,各司其职,一片繁荣景象。
童猛在日常的训练中,总是以身作则,悉心教导水军兄弟各种水上作战的技巧与策略。他亲自示范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如何巧妙地保持船只的稳定,如何利用水流和风向的变化迅速调整战术,以及在水下如何隐蔽自己的身形,悄无声息地接近敌船,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兄弟们,水上交锋,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准、狠’,我们要如同江中的蛟龙,让敌军于水中无处遁形,闻风丧胆。”童猛高声呼喊,他那洪亮的声音在江面上久久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水军兄弟的斗志,让他们在艰苦的训练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
时光荏苒,梁山的命运在招安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尽管童猛对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心存诸多不满,但为了梁山众兄弟的前程与未来,他也只能无奈地随众接受招安。
南征北战的岁月随即拉开了血腥而残酷的帷幕。征讨辽国的战场上,童猛与童威率领水军,精心策划了一场在芦苇荡中的伏击战。他们提前派人在芦苇荡中巧妙地布置了各种机关与陷阱,同时隐藏了大量的战船和士兵。
当辽军的战船趾高气扬地驶入这片看似平静的芦苇荡时,童猛看准时机,一声令下,顿时芦苇荡中火箭齐发,如流星般划过天空,瞬间将辽军的战船点燃。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辽军在慌乱中阵脚大乱,纷纷落水。
童猛见时机已到,毫不犹豫地率领水军兄弟如猛虎般跃入水中,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近战。“杀!休教一贼逃脱!”他怒吼连连,双眼通红,手中的钢刀在水中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