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中箭虎–丁得孙

丁得孙侧身躲过,怒目而视,眼中似要喷出火来:“想擒我,没那么容易!我丁得孙纵横江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岂会怕你们这些鼠辈!”

但他终究寡不敌众,无奈之下被擒。被擒后的丁得孙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却也只能被押往梁山营地。

在梁山营地,宋江亲自为丁得孙松绑,他目光诚挚地看着丁得孙,劝说道:“丁壮士,你武艺高强,我梁山好汉众多,正缺像你这般英雄豪杰。如今天下,奸臣当道,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我等聚义梁山,只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你若归降,定能与兄弟们一起成就一番大业,拯救苍生。”

丁得孙心中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在东昌府虽有张清赏识,但终究只是一介小卒,难有更大作为。而梁山这里,豪杰云集,且宋江所言句句切中时弊,若能在此地施展抱负,或许真能不枉此生。

他沉默片刻,随后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承蒙宋公明哥哥厚爱,丁得孙愿降。只是不知我那张清将军如今何在?末将与将军情深义重,实难放心。”

宋江笑道:“张清兄弟亦在梁山,你无需担忧,日后你们仍可并肩作战,共举大事。”

自此,丁得孙正式成为梁山一员。在梁山大聚义时,他排名第七十九位,被封为地速星,担任步军将校。初入梁山,丁得孙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与新奇。他结识了性格豪爽的鲁智深,鲁智深见他满脸疤痕,笑道:“兄弟,你这模样,一看便是在江湖中历经风雨之人,来,与洒家痛饮一番!”

丁得孙也笑道:“大师豪爽,丁某自当奉陪!只是丁某初来乍到,对梁山诸多规矩、人事尚不熟悉,还望大师多多关照。”两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畅谈江湖趣事,比拼酒量。

鲁智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笑声如洪钟:“兄弟,在梁山,无需拘束,有洒家在,定不会让你吃亏!”

丁得孙亦开怀畅饮,两人的笑声在梁山上空回荡,久久不散。他还与心思缜密的朱武探讨兵法谋略,朱武拿着兵书,耐心地为他讲解各种阵法与战术,丁得孙虚心聆听,不时提问:“朱先生,此阵若遇敌军突袭,当如何应变?若敌军从侧翼包抄,又该如何应对?”

朱武详细解答:“丁兄弟,此阵可先分兵护住两翼,以强弩手压制敌军攻势。再由中路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待敌军进入包围圈后,便可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丁得孙从中学到了许多排兵布阵的精妙之处,这让他在日后的战斗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战局。

而他与张清的情谊更是愈发深厚,闲暇之时,两人便在演武场切磋飞叉与飞石技艺。张清笑着说:“得孙,今日让你见识下我新练的飞石手法,定让你防不胜防。”

丁得孙回应:“将军尽管放马过来,我也不会手下留情。看我这飞叉,定能破你飞石之威!”

张清的飞石神出鬼没,时而如飞鸟掠过,时而似流星坠地。丁得孙的飞叉虎虎生风,或直取要害,或迂回攻击。他们的比试常常引得众多梁山兄弟围观叫好,成为梁山的一道独特风景。

梁山受招安后,丁得孙随大军踏上了南征北战的征程。征讨辽国时,战场之上,黄沙漫天,辽军的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仿佛天崩地裂。

丁得孙毫无惧色,他与步军兄弟们紧密配合,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他瞅准辽军铁骑的破绽,手中飞叉猛地掷出,飞叉专刺敌军马腿。只见飞叉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精准地扎入马腿之中,一时间,辽军阵脚大乱,战马嘶鸣,骑士纷纷落马。

丁得孙紧接着冲入敌阵,赤手空拳与辽军士兵展开近身搏斗。他施展出自己在江湖流浪时所学的拳法,拳拳到肉,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打得辽军士兵鬼哭狼嚎。

在一次战斗中,他遭遇了辽军的一员猛将,那猛将身材魁梧,手持大刀,威风凛凛。两人激战数十回合,刀光剑影交错,火星四溅,却不分胜负。

丁得孙瞅准对方的一个破绽,大吼一声,飞起一脚踢中对方手腕,使其大刀脱手,随后他如猎豹般敏捷地捡起地上的一根长枪,大喝:“拿命来!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长枪如蛟龙出海,将其刺于马下,为梁山军赢得了关键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围上来夸赞,丁得孙只是淡淡说道:“杀敌报国,乃我等分内之事。诸位兄弟亦是英勇无畏,这胜利是大家的。”

征讨田虎时,战斗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丁得孙与龚旺、李立等率领步兵,如猛虎下山般从后宰门杀入伪晋王宫。宫墙之内,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